85岁的哮喘患儿“守护神”:病人如果能好,我可以把肉割下来

2020-09-01 00:55:55 作者: 85岁的哮喘

1982年,盛锦云开始对小儿哮喘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参加全国协作组完成了全国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研。在研究国内外临床资料后,她开始推广哮喘诊治的标准化方案。

而由她和陈育智牵头进行的全国0到14岁儿童哮喘病率的调查,被业内人士视为“里程碑式的贡献”。

在盛锦云的医院,有这样一个传闻:盛主任晚上是不睡觉的。

原因是,院里的医生有住在盛锦云家后面的,凌晨的时候,她发现盛主任的书房是亮着的,早上五六点钟醒来的时候,发现盛主任的灯还是亮着,盛主任不睡觉的传闻就这样流传出来了。

每一次听到这个:盛锦云总是哈哈大笑,她说,自己就是睡得晚起得早罢了。

“我当时每天坐诊时都会收集问题,顺手写了小条放进兜里,有时一天攒下来条子能揣满衣兜。晚上回去就翻书思考寻找答案,有时因为问题多,倒确实会熬夜。”

后来,盛锦云的名气越来越大,医院规定她每天只有15个号,但这个量远远小于患者的数量。

她着急了,“给我限制15号,可是30号都不够,抱着孩子坐在你边上,这个孩子对着你喘,你就硬说我没有号了,我不能给你看了你能这么做吗?我不行,我走不动。挂到16号的时候挂号处护士不挂号了,来的山东大汉就把我们护士像小鸡一样一把拎出来了,为什么前面的人挂不给我挂?吓得护士跑掉了,那一天我看了146个号,从早上7点45看到晚上9点45,那时候我五十来岁。”

后来,记者问,那您吃饭了吗?

她说,没吃饭,还吃饭吗?一直坐在那儿,喝了一些牛奶。

现在,已经85岁的盛锦云依旧每天坚持看40个病人,而这些几乎是她的极限,因为她说“再多看思路常常会不清楚,怕在电脑上做记录时点错了东西,那样会害孩子,我不应该这么做。”

“我要尽我自己能力,能够影响多少,影响多少,能够看好一个,就看好一个。”

曾经,董倩在采访中问盛锦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她想了想,说到:

“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得到规范的治疗,让我国的哮喘死亡率也是千分之零点几。”

董倩问:您能看到吗?

她说:我看不到,但是我相信会的,我相信肯定会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