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办企业,“负担”越来越轻了

2020-09-07 15:42:29 作者: 在苏州办企业

我记得刚入职时,苏州的市场主体有60多万家,现在已经超过200万家了。

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的陈吉

从入职原工商系统至今已有14年

其间经历了市场监管方式的巨大飞跃

她感叹

如今开办企业的“负担”越来越轻了

“以前办家企业,哪怕是一个小店,跑流程的时间都是以月为单位,现在企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企业、个体户等可以‘说办就能办’。”陈吉回忆,创业者以前开办企业,先要到登记窗口预核名称,然后开始跑各种许可证,等所有许可证拿到手,最后一步才是拿营业执照。

“现在可不一样了。”今年初,园区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仅用一天就完成了食品生产许可的申请。“企业在政务服务网上提交食品生产许可申请,最快第二天就能收到由政务快递送上门的许可证。”陈吉说,现在市场监管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等高度集成了企业开办所需的服务项目,让企业开办“一窗式”服务成为可能。

为了让企业“少跑腿”

主管部门让数据“多跑路”

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

深化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

线上提供企业开办专区服务

线下设置企业开办专窗

2013年,陈吉因岗位调整参与企业年检工作。这一年恰好是最后一次给企业做年检。

2013年10月出台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废止了年检工作,启用年报工作。陈吉回忆,以前的年检对企业来说就像是每年的期末考试,企业办事员需要抱着一大堆文件到工商部门接受检查。“如果年检没有通过,营业执照就被吊销了,企业法定代表人也会受到严厉惩戒。”陈吉说,这样的规定给不少忙于经营的企业增加了很大压力。

如今

年检改为了年报

企业只需要将年报信息

提交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不仅节省跑窗口、排队候检时间

避免多头报送

还可以积累信用,享受信用红利

对公众来说

可直接登录公示系统

便捷地获取相关企业信息

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年报制度只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监管部门已经把更多行政资源

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陈吉说,现在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避免了监管部门对市场活动的过度干预,压缩了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双向寻租”的空间,降低了“监管俘获”发生几率。

“以前企业如果受到行政处罚,会被公示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行政处罚栏里,挂在‘黑榜’上达5年。”现在,我市实施了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修复机制,被公示满一年后,企业只要积极纠正失信行为,即可申请信用修复。“通过实施信用修复,我们建立了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社会鼓励与关爱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诚信经营和信用管理水平,保护信用主体的信用权益,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