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鬼谷子的四大弟子皆不得善终?

2020-07-25 17:48:07 作者: 为何鬼谷子的

要问战国时期最神秘的人是谁,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三个字,即“鬼谷子”。鬼谷子是一方隐士,却有通天彻地之能,精通百家学问,门下弟子众多,向我们所熟知的战国名人,几乎都是他的弟子,可以说,鬼谷子以一己之力,搅动战国局势,形成云诡波谲之势。

而鬼谷子比较著名的徒弟有这么四位:张仪、苏秦、孙膑、庞涓。张仪和苏秦是著名的纵横家,张仪更是连横的创始人,他原本是魏国人,跟着鬼谷子学习谋略,下山之后就开始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游说诸侯与秦国联合,形成连横之势。

为此,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列国间游走,为的就是为秦国带来利益,自然也是为了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张仪做的最著名的事情大约就是将楚怀王玩弄于股掌之中。

先是许下巨大的利益,逼着楚怀王和齐国断了结盟,然后又打着生病的幌子堂而皇之用六里地羞辱了楚怀王,但即便如此,后来楚怀王得到张仪之后,再次被张仪给忽悠了,还是联合楚怀王身边的宠臣和宠妃忽悠的,最终张仪心满意足的回到了秦国。

当时的秦惠文王非常信任张仪,让张仪做了相国,而张仪也为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东方诸国几乎都和秦国结成了同盟关系。

但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却并不怎么喜欢张仪,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张仪预感到自己在秦国的日子不会好过,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自请到魏国去,然后等齐国攻打魏国的时候,秦国就可以趁机攻打韩国,跨过三川,直逼洛邑,很快就能成就大业。

秦武王觉得有道理,然后就大张旗鼓的送张仪到了魏国,张仪再通过楚国说服齐国不要进攻魏国,免得让秦国占了便宜,就这样,张仪在魏国有了短暂的安全,甚至还成为相国,不过,他在魏国呆了一年就去世了。

虽然《史记》中并没有写张仪的死因,但不难猜出他并未善终,要知道张仪擅长的是连横,离开了秦国这个舞台,他在别的地方很难发挥作用,而且他之前为了实现自己连横的理想,也曾数次坑魏国,等魏国反应过来,自然不可能善待张仪,自然,他的死就不可能是老死和病死那么简单了。

《史记》中记载张仪和苏秦是师兄弟,同时跟着鬼谷子学习,而苏秦下山扬名的时间早于张仪,两人一个擅长合纵,一个擅长连横,两人联手,将战国诸侯玩弄于股掌之间,实际上,当时与张仪抗衡的是公孙衍,正如《孟子》中所说: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史记》中记载的大部分苏秦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公孙衍身上,而苏秦的主要活动范围是齐国和燕国。现在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对此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记载。

苏秦的身份与其说是一个纵横家主张合纵,不如说是一个间谍,而是还是准备赴死的那种,他为了燕国,主动到齐国潜伏,为的就是灭亡齐国,到了齐国之后的苏秦,不断劝说齐闵王攻打别的诸侯国,当然除了燕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疲齐,既能让齐国得罪列国,又能拖垮齐国。

后来苏秦更是劝说齐闵王灭掉宋国。宋国在战国时期虽然还存在,但也是活的战战兢兢,因为它在战国七雄眼中就是待宰的小肥羊,谁都想要,但谁也不敢贸然出手。结果齐国出手了,将齐国灭了。这一下子得罪了其他诸侯国。

于是燕国名将乐毅举五国兵力攻打齐国,之后更是长驱直入,准备灭掉齐国。齐国迎来了史上的最大危机,到了后来,齐国只剩下了莒和即墨两城,苏秦也在这个时候暴露了,被齐闵王车裂而死。

虽然后来齐国又复国,到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其他大国相抗衡,龟缩在东边再不敢惹事,苏秦倒也是立下了大功,只是到底没有得到善终。

张仪和苏秦未得善终,孙膑和庞涓也并没有得到善终。

孙膑和庞涓也是同时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自知没有孙膑有本事,当然在魏国得到重用之后,就将孙膑骗到了魏国,不但没有让孙膑得到一官半职,还对他执行了膑刑,从此,孙膑再也不能走路,一生只能坐着,两人之间的仇恨就此埋下。

孙膑虽然成了残疾人,但还是搭上了齐国的使者,说服他们将他带到了齐国,然后成为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而孙膑让田忌在和齐国贵族的赛马中大获全胜,由此在齐威王面前露了脸,然后就有了后来著名的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

在这两战中,孙膑和庞涓展开对决,其结果都是孙膑胜,他们的第一战就是桂陵之战。桂陵之战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如果说围魏救赵,则大部分人就都知道了,而桂陵之战正是围魏救赵后的结果。孙膑以军师的身份跟随田忌率领齐军围魏救赵,在桂陵与魏军遭遇,其结果就是魏军大败。

十三年后,孙膑和庞涓再次遭遇,这一次,魏国攻打韩国,而齐国支援韩国,孙膑再次以军师的身份跟随田忌出战,行军途中采取减灶的策略让庞涓以为齐军胆怯逃走而放松了警惕。

而孙膑则在马陵等着庞涓,入夜,庞涓到达马陵,看到了孙膑早就为他在树上刻下的那句话:“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正是这句话让庞涓感觉到了危险,但已经来不及了,齐军万弩俱发,庞涓留下“遂成竖子之名!”这句话之后拔剑自刎,魏国太子被俘虏,魏军大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