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其实只是个普通的宫女,根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重要

2020-07-26 00:01:23 作者: 王昭君:其实

王昭君,后人对她的评价是:巩固汉匈和平,传播大汉文明。演义、戏剧当中说的更加厉害,仿佛没有她,汉朝和匈奴又要沿亘几百年战争似的,从这个层面讲,王昭君的确是当时老百姓的大福星,然而,不看广告看疗效啊。

一:和亲中出现的怪现象

王昭君以前,据史料统计,汉匈之间大约有十次和亲,加上她一共十一次,那么,这十一次和亲都是什么情况,里面又会出现什么怪现象呢?

这十一次分别是:

前198年,汉高祖以家人子名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92年,汉惠帝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6年,汉文帝以宗室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4年,汉文帝遣宗人女(诸侯王女)为翁主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2年,汉文帝以宗室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1年,汉文帝以宗室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5年,汉景帝以宗室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2年,汉景帝以宗室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40年,汉武帝以宗室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35年,汉武帝以宗室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33年,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这里面最奇怪的现象就是,王昭君以前,和亲的女人,基本上都是宗人女、宗室女,身份或翁主(诸侯王的女儿)或公主,即便第一次,史书上也说,刘邦本来打算送大女儿鲁元公主出塞和亲的,但就因为吕雉坚决反对,刘邦没有办法,才从宫里挑了个“家人子”,什么是家人子?

汉朝女人进宫,有职位的,统称为女官,没有职位的,才叫家人子,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身份的宫女。

刘邦呢,即使随便挑了个没有身份的宫女,也要赐予公主的尊号,以示对匈奴单于的尊重,但到了王昭君,《汉书》当中说得很清楚:

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

宫女,没有身份的家人子,也就是说,王昭君是以宫女的身份出嫁的,没有得到公主的尊号。

所以,问题就这么来了,同样是跟匈奴和亲,为什么以前是公主,到了王昭君,就成了无名无分的宫女呢,难道是汉元帝小气,舍不得给王昭君一个名号吗?

二:和亲重点的变化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上述十一次和亲,如果我们仔细一点就会发现,王昭君以前,汉匈之间和亲的频率大约是2到5年,但到了王昭君,距最近一次和亲,居然整整间隔了102年。

2到5年的和亲频率忽然变到102年,这中间发生了什么,难道这102年之间,汉朝就一直没有和亲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因为在此期间,汉朝依旧喜欢和亲,但对象不是匈奴,而是西域的乌孙、鄯善,一共有四次,分别是

前105年,汉武帝以宗室女细君公主嫁乌孙昆弥(乌孙王)猎骄靡

前101年,汉武帝以宗室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翁归靡;

前66年,汉宣帝以宫女嫁鄯善国王;

前60年,汉宣帝以相夫公主嫁乌孙王储元贵靡,相夫公主到敦煌后,乌孙发生内乱,汉遂取消婚约;

乌孙、鄯善什么情况?

《汉书》当中说:

乌孙,有户十二万,人口六十三万,军队十八万余人;

鄯善,有户一千五百七十,人口一万四千一百,兵二千九百十二人。

从中可以看出,乌孙是西域一个仅次于匈奴的大国,而鄯善,小的没法再小,不过因其地位重要,汉朝捎带脚而已。

也就是说,王昭君远嫁匈奴之前的102年时间内,汉朝将和亲的重点转向西域,转向西域的乌孙,时间是没有与匈奴那么频繁,主要原因其实是,这中间出了个解忧公主,解忧公主手下有个陪嫁丫鬟冯嫽,就是这两位,将乌孙牢牢把持了四十多年。

前60年乌孙内乱,汉朝为什么敢大着胆子取消婚约,原因就在于解忧公主和冯嫽,很快平定了乌孙局势,又把乌孙拉拢到汉朝一边,导致有没有和亲,效果都一样而已。

当然 ,这是另一个故事,今天暂不展开。但问题是,这102年的时间内,汉朝为什么要放弃匈奴,而转向西域,转向西域当中的乌孙国呢。

三:为什么要和亲

第一次和亲在前198年,这之前有个白登之围,白登之围发生在前200年,这一年,刘邦跟匈奴冒顿单于交战,不小心打了败仗,就在这次败仗之中,刘邦清晰地认识到,汉与匈奴的实力相差甚远,相差甚远怎么办?

听从谋士刘敬的建议,选公主和亲,通过与匈奴结成姻亲关系的方式,求得汉匈之间的和平。从这个层面讲,和亲,其实就是汉被匈奴打服了之后,只能低头服软,从而采取的下策。

在这样的关系当中,汉匈虽然号称平等,但实际上。

汉朝与匈奴,是一种正史始终不肯承认的臣属关系,原因就在于,汉朝,除了2到5年,给匈奴送女人之外,还要保证每年价值不菲的贡赋。

有数据统计,仅在汉文帝时期,每年贡赋的价值,大约就在黄金千两上下,每年黄金千两,带来多少负担不说。

单说这种关系,汉统治天下主要依据的是“五服论”,五服都是朝廷臣属,对朝廷都有不同的义务,从贡赋上说,大体上是。

甸服每日一次;侯服每月一次;绥服三月一次;要服每年一次;荒服只收一次。

给匈奴每年一次贡赋,虽然史书上称之为“赐”,但那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事实上呢,已经将汉置于匈奴之要服的地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