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臣子”到“奴才”,古代官员都经历了些什么?

2020-07-28 02:18:09 作者: 原创 从“臣

原标题:从“臣子”到“奴才”,古代官员都经历了些什么?

在古代中国,于普通人而言,人臣便是可获得的最尊贵的身份,尤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位。然而为人臣子者,两千年当下来,却从好好的"臣"变成了自称"奴才"跪地行事。这是男儿膝下黄金不复?还是朝堂已不再是那个朝堂?

清代朝臣自称"奴才"的表现

在近年以清代为背景的古装剧中,我们常见下级官僚或仆从向上级或主人自称奴才。甚至一些左右朝政的权臣,在面对帝王时依旧以"奴才"自称。但实际上,"奴才"并未贯穿清代历史。

现可考的君臣语境下臣子向皇帝自称"奴才",最早发生于康熙年间。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二十九日,内库郎中尚吉图在呈送给康熙的奏折中就自称奴才。不过在康熙为帝的前几十年,朝臣们其实是把"奴才"和"臣"自称混用,并无定式。直到康熙末年,"奴才"之称才在总兵以上的武官和八旗出身的文官群体中成为定式。而官衔较低的汉族朝臣大多仍旧以"臣"自称。

然而这种自称"奴才"的风气在康熙朝刚形成,在雍正朝就遭受了一番挫折。在汉语中,"臣"、"仆"二字可连用,语义并无太大差别。可在满语中,"臣"和"奴才"有着天壤之别——"贝勒为王,昂帮为臣,哈番为官",而"奴才"身份极其低贱。

所以觉得重臣自称"奴才"不妥的雍正帝,在即位之初就颁布了禁止大臣自称"奴才"的命令。在收到人生中的第二份奏折时,他甚至亲笔将大臣写的"奴才"改成"臣"。

但雍正"嫌弃"的"奴才"之称,在继位的乾隆眼中却是一个驭下的好工具。起初,乾隆还是单独对一些臣子强调,在呈送关乎绿营和私事的奏章中应该自称"奴才"。到了乾隆二十三年(1758),他干脆以上谕的形式要求满族出身的大臣在公事奏章中自称"臣",而在请安、谢恩和一般奏章中自称"奴才"。至于汉族大臣,乾隆倒是一直反感他们自称"奴才"。

而在乾隆之后,自称"奴才"的朝臣越来越多。甚至连宗室子弟和皇子也渐渐以此自称。至晚清,"奴才"基本取代了"臣"。若不是清廷式微和近代宪政意识传播,那"奴才"恐怕还能陪同清廷一起覆灭。

满族旧俗并未对"奴才"之称产生明显影响

关于清代朝臣自称"奴才",《养吉斋丛录》、《清稗类钞》等都称"八旗官员奏对,自称奴才","满洲大臣奏事,向有称臣或奴才者"。于是有人便以为,清代朝臣自称"奴才"是受到满族旧俗影响。但这种猜想与事实刚好相反。

在建立起封建国家之前,满族制度文化的完备程度是全然无法与中原相比的。当时尊卑等级的界限也是相对模糊的。所以下级自称"奴才",这不仅在《满文老档》等史料中无迹可寻,也不符合逻辑。

而在努尔哈赤至顺治帝时期,满清政权的文书制度也并不完善。因为这一时期国家政务以军事为主,所以朝臣多是直接面见君主,口头陈述。且这些能见到君主的朝臣多是位高权重者,与君主并无巨大的身份差距,所以自称"奴才"也并不实际。

至于这一时期的汉人臣子,他们多延续明代的传统,在文书中以姓名、谨奏起笔,在文中或结尾自称"臣"。天聪三年(1629,即明崇祯二年)以后,一些贝勒开始在奏折中自称"臣",这更说明了清初官员更多受到中原文化影响而自称"臣",而不是传承所谓的满族"旧俗"。

从"臣"到"奴才"的根本原因

其实从"臣"和"奴才"的字面意义去看,我们就不难感觉到二者背后的皇权力度之差。在皇太极称帝后,满族统治者的"皇权"意识就开始觉醒,并不断加强。

原本几乎和皇太极平起平坐的一众满族权贵,开始被迫以"臣"的身份向其奏事。

崇德二年(1637),跪奏和称"臣"更是成为规范。而康熙和乾隆认可"奴才"之称,甚至要求越是身份尊贵,越是接近权力中心的大臣越要称"奴才",就更是在强化皇权。

而雍正和乾隆虽都曾强调"臣"与"奴才"并无差别,"奴才"也不是什么蔑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奴才"还是成了比"臣"更有利的驭下工具。

乾隆二十八年(1763),蒙古王公就因未在奏折中自称"奴才"而被指责意图谋反。往后嘉庆帝也多次拿"奴才"说事,处罚不严守尊卑等级的朝臣。

是故清代的"奴才"之称,反映的是封建巅峰时期的君臣关系和尊卑制度。没人天生愿意贬低自己,但皇权要求清代官员恪守"奴才"的本分。如此不平等,也难怪清廷式微灭亡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