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直存在
宋以前,皇权和相权名义上旗鼓相当,实际上确实权力集中于宰相手中。原因有三,一是宰相代表百官;二是宰相代表利益集团;三是宰相更为专业。所以,除非遇到雄主、霸主和流氓皇帝,否则就是相权压着皇权。这里是说相权压着皇权,不是说宰相压着皇帝。皇帝不满意,杀了宰相或罢了宰相都可以。但是,杀了、罢了,还得任宰相,所以杀不净、也罢不净。
但是,到宋朝出现了转机,皇权开始抬头、相权分割架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豪族消失、平民崛起,士大夫这伙职业官僚取代豪门。这些人的前途命运,全都寄托在皇帝手中,所以比较听话。而且,宋朝在制度设计上把宰相的权力分得七零八落,相权想压皇权,也没有力量压了。但是,皇帝也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皇权是加强了,但皇帝的个人权力反倒被压制了。
到元朝,却来了个大反转。因为元朝皇帝就是图自己省心省事,看淡权力、开心最好。所以,中书省彻底做大,皇帝之下就是中书省,中书省之下就是六部,宰相的权力想大都不行。但是,元朝皇帝想省事,元朝宰相和元朝六部官员也想省事,大家一起看淡权力、开心最好。所以,元朝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种粗放管理,怎么省事怎么来。
明朝,就又不一样了。朱元璋和一伙江淮官僚,都是一帮劳动模范,不要开心、只要干活。所以,皇权和相权之间的斗争,就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02.宰相权力一直被削弱
秦汉的丞相,都是开府丞相。啥叫开府?就是有自己的直属官僚队伍。而且,宰相的队伍,要远比皇帝的队伍更豪华。汉初皇帝的办事机构非常寒酸,就一个尚书处,一个书房、四个人。丞相呢?十三曹属,虽是属官,却个个堪比九卿高官,总揽天下事权。所以,决策权、行政权以及监察权,基本上全在丞相手中。御史大夫一般都是副丞相,也得听丞相的;太尉不打仗的时候就那么回事,而打仗的时候要派大将军,也没他啥事。
以后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其主要内容就是皇帝怎么从丞相或宰相手中拿权力。一直拿到了唐朝。唐朝的丞相确实不开府了,改到政事堂开会,而且宰相也不再设丞相专职了,而是好多宰相一起行使相权。但是,宰相手中有一项权力很重要,就是给皇帝的诏书盖印。
“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意思就是说皇帝诏命要变成合法的国家意志,必须得由宰相们同意签名。但是,政事堂却可以单独发布命令,而不需经过皇帝同意。这是不是就有点儿欺负皇帝了?所以,这时候宰相仍旧掌握着国家的决策权,执行权被分到了尚书省。
其实到了宋朝,才是把宰相权力废得最彻底的。首先是财政大权,归了盐铁、户部和度支三司;其次是监察权归了御史台,分台院、殿院和察院。宰相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二府,一个管行政、一个管军事。但是,宰相一般就是中书门下平章事(主官)和参知政事(副手),枢密院也管不着。所谓的宰执,枢密院管不着,御史台还老较劲,真的是一点儿地位都没有。唐朝的群相还能发布堂帖、作为政府命令,对于皇帝诏令还能驳回。但是,宋朝的宰执们,这些权力想也别想。宋朝的宰相很弱,主要是权力被肢解了。后来又有各种变动,总算还有宰相的存在,只是存在感极低。
03.朱元璋废除宰相
到了元朝,宰相的权力突然被强化了一波。原因就是元朝的粗放管理。朱元璋消灭大元、建立大明。他只能继续大元的管理模式。后代一定要向前代学习,这个没办法。朱元璋想重开炉灶、另外搭台,但也不能没有参照,不可能跨过大元直接瞄着唐宋来。于是,大明开始也设中书省,也设丞相。李善长任左丞相、胡惟庸任右丞相,中书省下管六部,丞相权倾朝野。
但是,大元只是中断了一直以来的历史趋势,所以大元的这套体制终究扛不住。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决心废掉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管六部。个中原因有二:
一个是大元的这套制度拧不过历史大趋势,元朝皇帝可以不管不顾,明朝皇帝可不行,认真管理就一定要在这个大趋势下做文章。
另一个就是朱元璋的个人问题,他最担心的就是开国功勋这伙人会造反,什么蓝玉、什么李善长、什么胡惟庸这些人,他全都不放心。
于是,不仅消灭这些人的生物生命,也要消灭后来人可能造反的制度基础。所以,取消宰相制度最彻底。干掉全国最大的官,皇权碾压一切,皇帝直接独裁,没有比这更安全的了。
但是,以后的问题就是:光靠皇帝一个人,根本就驾驭不了整个国政。所以,后来又有了内阁制度,虽说不是宰相,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宰相的作用。
但是,内阁毕竟不是宰相,所以国家的行政效率就别想提升起来。而皇帝也不信任内阁,所以又把一帮太监发动了起来。于是,大明的内斗就只能空前繁盛了。内阁代表皇帝跟百官打架,太监代表皇帝跟内阁打架,最后直接把皇帝打得身心俱疲,只能躲起来谁也不见。
04.宰相制度的利与弊
宰相设置初衷,是负责管理诸侯家事的。但是,随着分封诸侯的实力壮大,宰相就开始管理诸侯国事务了,不再管理诸侯家事。这个逻辑继续强化,到了统一帝国时期,宰相就成了政府领袖,而皇帝则是国家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