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秦国比齐国赵国对外手段多,外交联盟,合纵连横

2020-07-29 17:44:39 作者: 战国七雄,秦

导语:战国七雄,秦国对外战略手段多,军事打击,外交联盟,齐国、赵国对外战略手段单一。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一个大国的崛起不能只靠地缘政治优势,经济资源优势,国内政治体制优势和人才优势,其对外战略手段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继续深度剖析一下战国七雄中秦国、齐国、赵国对外战略手段:

战国七雄中,韩国是四战之地天下咽喉,赵国是贫而不弱的军事强国,魏国是暴涨暴跌的天下胸腹,楚国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强者,齐国是黄淮海平原最强者,秦国则是高原的最强者,他们地缘政治优势不同,自然资源不同,人口数量不同,以及发展水平不同,但是能够共存200多年,这与其各国合纵连横,远交近攻,依附强国等对外战略手段是分不开的。那么战国七雄,对外战略手段都有哪些特点呢?

秦国运用军事、外交、联盟等多种手段

战国时期,从秦国历史总体来看,军事手段是秦国对外战略主要手段之一,秦国统治者深谙《孙子兵法》,对使用军事手段十分慎重,不轻易出兵,在了解敌军确切情报后,一击而中,从秦献公之后,秦国采用军事手段失败的很少。

秦国和魏国石门之战,取得对山东六国较大一次军事胜利后,秦国又在龙贾之战夺回了战略要地河西郡,此后又经历封陵之战,赵庄之战;仅白起在伊阙之战,长平之战,华阳之战等几大战役中就斩杀中原诸国将士百万人以上,由此可见,秦国军事手段是成功的。联盟手段也是秦国经常使用的手段,张仪是秦国著名的纵横家,他的连横策略取得巨大成功。

《史记》记载张仪连横策略使得秦惠王“拔三川之地,并巴蜀,收上郡,南取汉中,遂散六国之纵”

秦国、齐国两国实现连横,秦国让齐国攻打宋国,宋国让秦国攻打魏国的安邑,于是,秦国攻取了魏国新垣、曲阳,第二年,又派司马错攻打魏国,魏国向秦国献安邑。秦国也使用过合纵手段,当齐国灭宋后,疆域扩展了许多,直接对三晋构成了威胁,于是秦国便参与五国合纵伐齐,齐国被打败,秦国不仅获得大量土地, 也削弱了对手。总是,秦国在对外兼并中使用联盟手段获得了巨大利益。

外交手段也是秦国经常使用的手段,当秦国在军事上处于劣势时,成功使用外交手段使其挽回不利局面。当魏国准备联盟几个小国进攻秦国时,秦国此时实力不如魏国,此时秦国宰相卫鞅游说魏王现在中原称王,然后再号令诸侯小国共同攻取齐国和楚国;魏惠王果然听从卫鞅的计策,先行称王,这使得魏国将进攻矛头从秦国转变为齐国和楚国,使得秦国逃过一劫。

当秦国张仪为国相时,更是通过外交手段不断增进秦国利益,他凭着高超的外交技巧,赢得王的信任,并出任魏相,劝说魏王放弃合纵计划,转而与秦国结盟,最终形成秦国、韩国、魏国三国伐楚国、齐国的局面。

当楚国在战争时期处于有利局面时,张仪又出使楚国,以秦国出让土地为诱饵,成功游说楚国与齐国断交,瓦解齐楚联盟,当楚怀王发现被骗后,秦楚战争爆发,早已做好准备的秦国大胜而归夺取汉中战略要地,总之,秦国在军事实力不济时,利用外交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身利益。

齐国、赵国对外手段单一,齐国在齐威王后,国力增强,在对外扩张中主要是采取军事手段,也经常使用联盟手段,但是却在盟友的选择上总是出现失误。例如,齐燕战争,齐国用五十天就攻下燕国国都,但是由于军事手段过于残暴,没有安抚被征服的燕国人民,反而被燕国老百姓反抗,齐国不得不撤军。齐国在兼并宋国时,又出现策略性失误,宋国是中原富庶之地,诸国对其觊觎已久,齐国灭了宋国却四处为敌,并且齐国并没有做好分化反齐联盟的外交方面的准备,使得齐国这次扩张残暴,差点灭国。

齐国在国力最强盛时期,与秦国并称为东西方霸主,秦国此时成为齐国最大威胁,然而,齐国并没有采取联盟手段削弱秦国,更没有立足发展增强国力,这是战略方针出现的失误。齐宣王对外连年用兵,兼并过一些土地却不能很好地巩固,反被这些兼并的土地所拖累,齐国在“合纵”时,也没有获得大的利益,反而消耗国力,这些失败的手段最终使得齐国退出强国争霸的舞台。

赵国是军事强国,其对外战略手段也是以军事为主,其他手段采用的比较少,赵国早期攻占中山国土地,以及向东,向北占领胡地都是单独采取军事行动。在对外扩张张,赵国也采取联盟手段,例如赵国联合魏国、韩国、燕国、楚国等四国攻伐秦国,却被秦国打败。在合纵联盟过程中,赵国没有获得多少利益,却损失惨重被秦军斩首八万。

虽然在战国中后期,赵国凭着强大军事实力与秦国、齐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是秦国,赵国本应联合齐国等国家削弱秦国,但是赵国却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反而联合秦国伐齐国,齐国倒下后,秦国可以集中所以资源对付赵国,这也加速了赵国灭亡进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