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西汉初期骑兵并不是真正的骑兵,匈奴儿童从小就在马背上生活,解决了马镫完善之前的骑兵战斗,匈奴骑兵完爆汉军。
秦朝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稳定统一国度,随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同时囤积粮草,修建驰道,修缮秦国、赵国、燕国三国的边境长城并且“据河为塞”建立北方防线,做好积极的防御准备。秦始皇经过几年的短暂修正后,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向北驱逐匈奴,收复河南地。
这时秦军面对匈奴游牧骑兵采取的战术是,战车、步兵、骑兵多个军种合成的大兵团协同作战,在军事战神蒙恬的天才指挥下,将匈奴赶至阴山山脉以北,取得了对匈奴作战的决定性胜利,并收复了河南地。此后,秦始皇又向北部边境地区大量移民,并且修筑长城,秣马厉兵,对匈奴严阵以待,从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西汉初期中原骑兵并不是骑兵,而是骑马步兵:西汉时期,由于双马镫和马鞍形制不完善,中原骑兵骑马,上马之后,便用双腿夹紧马身来稳定身躯,这就是跨马式骑乘姿势;采用这种方式骑马,骑兵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在马上作战杀敌,而是首先保证自己能够安稳地骑在马上,不被颠簸掉来。
此外,这种没有马镫、马鞍形制的跨马式骑乘姿势,骑兵的视线很容易受马头遮挡的影响,不利于骑兵辨别方向,这种骑马方式除了要时刻用双腿夹紧马身外,还必须一手握住马缰来控制马匹和保持身体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双腿和双手都没有解放出来,中原骑兵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可想而知,这不是真正的骑兵,而是骑马步兵,或者说是骑马弓弩手,其作战方式是士兵利用战马快速机动战术,迂回至敌人后方或者侧方,然后下马,再张弩射箭射杀游牧敌军。而所带弓弩是有数的,这就需要中原骑兵必须几倍于敌人的力量才敢用骑兵冲击。
那么匈奴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史记·匈奴列传》对匈奴人记载“儿能骑羊,引射鸟鼠;少长,射狐兔。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
从以上资料可以得知,匈奴儿童从小就训练骑羊而不是骑马,那是因为匈奴同样没有装备实用的双马镫和形制完备的马鞍,只能通过骑乘不带鞍具的羊来模拟骑马训练,减少儿童不必要的伤害,另一方便,光背的羊比带有原始鞍垫的战马,骑乘难度更高,能通过这种加强性的训练提高儿童骑乘平衡能力、骑术效果。
正是匈奴儿童从小经过这种高强度军事化训练,这个时期,虽然汉匈双方在骑兵装备上没有多少差距,但是骑兵的驾驭战马能力,匈奴人是要秒杀中原骑兵的,尤其在山地、溪流等复杂地形中驾驭战马的能力,要明显高出中原骑兵许多。
虽然匈奴骑兵还未真正从骑马上将双手解放出来,但是匈奴骑兵可以边骑马边射箭,并且在马背上刀剑技术娴熟完胜大汉骑兵,而匈奴骑兵面对大汉步兵更是能以一敌十,可见,汉初中原部队与匈奴骑兵败多胜少,其中早在幼儿或者儿童时期就已经注定了。
参考文献:《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