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2020-07-29 22:15:35 作者: 北宋奇人潘阆

柳开不信这个邪,就要住这间屋子。并说道:吾文章可以惊鬼神,胆气可以慑夷夏,何畏哉!

潘阆见状就想捉弄他,到了晚上,便“以黛涂身,衣豹文犊鼻,吐兽牙。”手拿金棰,披头散发,故意变声,装神弄鬼去吓唬他,把柳开吓得半死,对着潘阆再三跪拜。

看着战战兢兢,痛哭流涕的好友,潘阆哈哈大笑,柳开脸上顿时红一阵白一阵的,气急败坏地上前就要暴打他一顿,潘阆赶忙跑走,连夜逃之夭夭了。

故事虽说有可能是杜撰的,却把潘阆玩世不恭,狡黠顽皮的性情刻画地入木三分。

潘阆在山中为僧的时候,曾在钟楼上题了一句诗:“散拽禅师来蹴鞠,乱拖游女上秋千。”拽着禅师踢蹴鞠,拖着游女上秋千,这行径一般人确实难以接受。

但导致宋太宗将潘阆驱逐出朝廷的导火索,还是因为他大剌剌地写了一首《扫市舞》词:出砒霜,价钱可,赢得拨灰兼弄火。畅杀我。

赤裸裸地表现了对金钱的欲望,与当时文人轻物质重精神的价值观严重不符,带有挑衅意味,为士大夫所不齿,更惹恼了宋太宗,直接下令:潘阆终生,不得录用。

潘阆狂放的行事作风,虽然让他遭受了不少攻击,但也不乏欣赏推崇,并与他交好的文人名士。

好友魏野,当时的著名隐士,给他写过一首《赠潘阆》诗,是这么说的:

昔贤放志多狂怪,若比今来总未如。

从此华山图籍上,又添潘阆倒骑驴。

夸他有名士风范,不拘泥于世俗。毕竟名士的言行举止,气质谈吐和寻常人总是不一样的。

说到倒骑驴,除了张果老,潘阆也让后世文人印象深刻。

金朝诗人密璹(shú)《题潘阆夜归图》诗咏赞道:“风姿便认王摩诘,蕴藉还疑李谪仙。驴背倒骑莲岳下,牛腰稳跨竹林前。”

直接将潘阆比作李白、王维式的人物,评价不可谓不高。

与潘阆同时期的苏州才子许洞,恃才傲物,经常不把僧人、隐士放在眼里,却偏偏和他非常要好,在《赠潘阆》一诗中写道:

潘逍遥,平生才气如天高。仰天大笑无所惧,天公嗔尔口呶呶。

罚教临老投补衲,归中条。我愿中条山神镇长在,驱雷叱电依前赶出这老怪。

潘阆的诗才,许洞是服气的,并且还戏称他为“老怪”,可见潘阆平日里得有多么不正经。开创词风

北宋初期的词坛还在发展摸索阶段,一度遭到文人士大夫的冷遇,比较萧条。

词在当时被视为“小道”、“小技”,又被称作“诗余”。

意思是在诗中不能,不想,不屑于说的,就退而求其次,写在词里。没有把词当做一种独立的文体,认为它只是拿来娱乐消遣的工具。

因此,五十余年间,词人仅有16位,存词48首。

钱惟演说自己是:“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欲阅小词。”

平日里读经史子集,上厕所的这一点时间才拿来读小词,可见词的地位之卑下。

潘阆不拘泥于世俗眼光,他认为诗歌创作在唐朝已经达到顶峰,很难超越。要想比肩前人,垂名后世,只有另辟蹊径。

他亲自研究实践,从词这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入手,用作诗的思维方式来填词,提出“用意欲深 ,放情须远 。”若或水榭高歌、松轩静唱,盘泊之意, 缥缈之情 ,亦尽见于兹矣。

认为词的意境不应该只局限于歌筵酒席,深闺红楼,思妇美人等狭窄范围里。应该和诗一样,具有雄浑开阔,高远博大的境界,抒发自己的意志。他那十首直抒胸臆《酒泉子》就是如此。

从而使词从“抒情”走向“言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词的繁荣,提高了词的地位,开了词的诗化先河,苏轼后来“以诗为词”就是受了他的影响。

潘阆的词以纪实和叙事为主,每首词都是一篇简短的游记和回忆录。

这首《酒泉子·长忆观潮》便是他在回忆宏伟壮观的钱塘江潮时所作: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

当年观潮的情形可谓是万人空巷,人们倾城而出,蜂拥涌至钱塘江边,争相朝江面望去。

潮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整个沧海的水似乎都堆积到了岸边,声势之浩大犹如万面金鼓在耳边一齐捶响,震得人心发颤。

场面惊心动魄,身手不凡的弄潮儿却毫无惧色,他们手持红旗,站在波涛浪尖,乘风破浪,无畏前行,尽展雄威。

就像词人自己,即使现实中困难重重,也要修身立名,兼济天下。但梦醒之后,想到弄潮儿随时有可能被海水淹没的危险处境,不觉心惊胆战。

就像他在淳化二年(991)写给孙何、丁谓的《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诗中所说:红尘三尺深,中有是非波。

两次卷入宫廷斗争,亲身经历了官场的险恶,加上现实的不如意,让潘阆时不时就有归隐的念头。如他在《酒泉子·长忆西湖》里所描写的一样: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