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发明摸金校尉,他部下死后为防盗墓用了一妙招,还真奏效了

2020-07-30 12:14:11 作者: 曹操发明摸金

在古人眼里,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所以但凡生前有点财富的,都会在死后带走尽可能多的陪葬品,以便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乐。

从汉朝开始,厚葬风越来越浓。比如前段时间发掘的海昏侯刘贺墓,仅挖出的马蹄金就价值超过了5亿。当然,墓主死后肯定是享受不到了,但却便宜了另一群人,那就是盗墓贼。

为了谋求一夜暴富,无数的盗墓贼纷纷闯入死人的世界。盗墓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很普遍,但毕竟是见不得台面的事,还不敢太过于张扬。但到了汉朝可就不一样了,毕竟汉朝流行厚葬风。

西汉末年赤眉军进入长安后就大张旗鼓的盗掘坟茔,东汉末年的乱世更是如此。据《三国志》载,董卓曾放火焚烧洛阳宫室,并“悉发掘陵墓,取宝物”。所以十八路诸侯联军在讨董檄文上又加了一条罪名:发掘陵墓,虐及鬼神。

跟董卓这种粗暴的方式比起来,曹操显然聪明的多,他发明了一个专司盗墓的军职——摸金校尉,名正言顺的开始“筹集”军饷,可谓把盗墓提升了一个档次。

有盗墓,那必然就有反盗墓,达官显贵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绞尽脑汁的采取一些防盗措施。最熟悉的就是三种:

第一种就是设机关。比如在墓中设置劲弩,用大量炒干的细沙埋葬棺椁,形成容易塌方的“积沙墓”,再或者是用巨石堵门。但这种方式耗费相对较大。

第二种就是虚设疑冢。也就是造若干假墓穴,混淆视听。传闻曹操死后就曾设72疑冢,看来一生玩弄权术的曹操也担心死后被人挖坟。

第三种就是文字警告。最直接的就是下诅咒。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埃及法老的诅咒: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在我国也有这样类似的诅咒语: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大意就是敢挖我坟,就叫你断子绝孙。

可是盗墓贼既然敢做挖坟掘墓的事,自然不会顾及什么诅咒不诅咒的,毕竟吃得就是这碗刀尖上舔血的饭。怎么办呢?

曹操的部下征南将军张詹就想到了一招既省钱又奏效的反盗墓措施。你们盗墓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钱财吗?那我哭穷不就得了。

于是张詹死后,就在墓碑上写了这样几句:“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丹器不藏。嗟尔后人,幸勿我伤。”翻译过来就是:我是薄葬,用的是最便宜的棺材,穿的也是最容易烂的衣裳,别说铜铁,就连瓦器也没有。

还别说,在那个思想单纯的年代,盗墓贼还真就相信了张詹的话。长期没有人光顾张詹的墓,即便经历了西晋八王之乱的盗墓最严重的时期,张詹的墓也完好无损。直到200多年后的南北朝时期,遭遇饥荒的灾民无意间挖开了张詹的墓,才发觉这哥们的墓穴里堆满了金银,就连钉棺材的钉子就是纯金的。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