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还是直捣黄龙:朱元璋北伐策略的选择

2020-07-30 12:13:47 作者: 步步为营还是

导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南向北统一全国的政权,朱元璋北伐,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关于他当年北伐策略的选择,也一直被后人所赞赏与学习。那么,当年明军北伐元廷的方略具体为何,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被正式提出呢?这一期,我们就来好好的谈一谈。

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北伐前的天下形势

在作出北伐元廷的决定前,朱元璋一方刚刚经历了与陈友谅与张士诚的大战,成功的战胜了这两个南方最大的对手。除了浙东一带的方国珍外,基本统一了长江以南地区。而当时,北方地区被元廷的几位统兵大将控制。但他们早已同元廷离心离德,彼此之间征伐不断。

这其中,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占据山西河南一带。关中地区则被李思齐、张良弼二人盘踞。三方势力势同水火。山东地区则被王宣王信父子控制。而元廷的统治核心则在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一带。那么问题来了,北伐之战,具体该如何行动呢?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天下形势

这可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要知道,虽然在华夏大地上爆发过无数次统一之战。然而,却几乎都是北方的政权渡过长江南征一统天下的。历史上的北伐,几乎从来没有完全成功过。就更不用去提那些失败的案例了。

不过,虽然由南向北统一的成功实践从来没有出现过。但是,之前的统一战争却几乎都指明了一个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关中。自古便有“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那么,朱元璋此番为了统一天下的北伐之战,是否要将首要目标设定在关中之地呢?

答案是否定的。

刘裕七路北伐

首先,所谓的“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是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下的。那便是经济与人口重心处在关中地区。而我们知道,自北宋建立之后,全国的经济与人口重心开始逐渐向东南偏移。到了元末时期,北方各地天灾频繁,战乱不休。使得原本就开始落后的经济实力相比南方更加没落,人口数量也锐减。关中地区自然也不例外。早已失去了汉唐时期经济中心的地位。

其次,关中地区在元末并无特殊的政治意义。元廷的统治在南方已经土崩瓦解,在北方也被各个军阀割据势力所稀释。关中地区也早已沦为李思齐与张良弼两人角力的大战场。其政治地位并不突出,即便明军占领了关中平原,也无法获得足够的政治号召力。

经济中心南移的具体表现与时间跨度

最后,从纯军事角度上来说,进取关中有被各路元军夹击合围的风险。从当时元廷各方势力的分布来看,若是明军想要直接攻取关中,必定要经过河南之地向西而行。而此地正是被元廷统兵大将之中势力最强的王保保所控制。一旦明军由河南西进,极有可能会遭到王保保与关中元军东西两个方向的合击。使得明军陷入被动。

所以,综上所述,就此次朱元璋的北伐行动来说,之前历朝的统一方略对几乎其并没有太多的帮助。

北宋雍熙北伐北伐首要目标的选择

既然关中之地不能作为北伐主要的战略目标。那么,直接打击元廷中央政府所在地元大都,便成了唯一的战略选择。这一点,朱元璋与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们达成了共识。但是,具体该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呢?

首先,猛将常遇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元廷眼下已经是四分五裂,统兵大将各自割据一方且相互仇视。明军完全可以采取直捣黄龙的战术,放弃与王保保等割据势力的纠缠,直接奔袭元廷中央政府所在地元大都。得手后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南下扫荡中原地区,消灭王保保集团。然后西入关中,剿灭李思齐张良弼等残余势力,天下便可就此平定。

公元1368年上半年天下形势

面对常遇春这样一个算是出奇制胜的计划,朱元璋却显得十分谨慎。在他看来,这个计划“奇”有余,而“正”不足,剑走偏锋的意味过于浓重,风险太大。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直奔元大都固然能占据出奇制胜的先机。但是,元大都被元廷经营达百年之久,其城防工事必然十分坚固。且不说明军能否顺利攻下,即便能攻下,只怕也要耗费时日且大费周章。一旦时间拉长,不可控因素就会增多。若是陷入到了大军“顿于坚城之下”的危险境地,则北伐极有可能遭遇挫折。

第二,当元廷面临生死存亡局面时,难保原本割据于多地的元军不会率兵勤王。一旦形成合力,必然会对攻城的明军造成极大的威胁。

第三,粮草供应问题。奔袭元大都必然要穿越王保保等人控制的大片区域。到时候一旦大军的补给被掐断,那么北伐大军便会立刻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思虑再三,朱元璋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朱元璋北伐示意图“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走行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矣。”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