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为淮南三叛打下基础;3次叛乱都有私心;吴蜀两国不给力!

2020-07-31 14:29:03 作者: 邓艾为淮南三

所以诸葛诞的反叛基本上完全是出于私心,在王凌和毌丘俭被灭族后,他首先做的就是倾帑藏振施以结众心,厚养亲附及扬州轻侠者数千人为死士。也就是培植自己的嫡系,这些人也是在诸葛诞兵败被诛后,不降而被杀,诸葛诞收买人心的能力还是有的。

不安的诸葛诞最终还是露出了马脚,复请十万众守寿春,又求临淮筑城以备寇,内欲保有淮南。朝廷微知诞有自疑心,以诞旧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为司空。诞被诏书,愈恐,遂反。因为担心被杀,所以画蛇添足般的向朝廷要兵,意图拥兵自重,但是这反倒是提醒了司马昭,“你这小子是要反哪”,结果诸葛诞在接到朝廷诏书后,直接果断反了。

但是诸葛诞反叛可没打算北上,而是等着被孙吴接管,聚谷足一年食,闭城自守。遣长史吴纲将小子靓至吴请救。也就是死守寿春,等着孙吴援兵来救,东吴援军文钦、唐咨和全怿等趁包围圈未成突入寿春城,但其后王基建立起坚固的包围圈,文钦等数次突围也不能攻破。面对司马昭调动的26万大军,孙吴援军也是难以突破其防线,寿春城内了孤城。

面对局势危机,诸葛诞和文还发生了矛盾,钦欲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诞不听,由是争恨。钦素与诞有隙,徒以计合,事急愈相疑。钦见诞计事,诞遂杀钦。至此外援已经成为泡影,城内还发生动乱,诸葛诞想要出逃,诞窘急,单乘马,将其麾下突小城门出。大将军司马胡奋部兵逆击,斩诞,传首,夷三族。本来诸葛诞叛乱是时间最长,也是最有机会的,可是依然是被司马昭扑灭了,只能说当时天命是在司马家这一边的。

总的来说,三次淮南叛乱,主谋者都不完全是抱着忠君报国的心理,多少都是为了私心,而且又还没有在淮南培养起忠于自己的军事势力,面对朝廷派遣的主力部队,自然是很难打的赢。

而这三次叛乱中,吴蜀是可以作为助力的,不过吴蜀两国都不给力,蜀国方面,王凌第一次淮南叛乱之时,蜀汉还是费祎执政时期,执行的是休养生息的国策,只要曹魏不主动招惹蜀汉,基本上蜀军也不会出击。

而毌丘俭文钦反叛时,姜维到是出过兵,复率诸军出狄道,与魏雍州刺史王经战于洮西,大破之。但是并未危及曹魏西线,而诸葛诞发动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叛乱,蜀汉则是有心无力,《三国志.姜维传》二十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於淮南,分关中兵东下。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但是曹魏西线有司马望和邓艾驻守,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景耀元年,维闻诞破败,乃还成都。别人不说,单说邓艾,基本就是姜维克星了,姜维在他手上没赢过几次,所以说,蜀汉是想帮忙,但是限于国力,难以对淮南战场起到作用。

那么吴国呢?王凌的时候,孙权还活着,不过当时孙权身体已经不行了,而且孙权后期让吴国陷入了两宫之争,吴国内部并不稳定,也就没心思管曹魏的事情,再者王凌败的太快,也没提前拉拢孙权,所以说吴国完全插不上手。

而第二次毌丘俭文钦反叛时,孙吴是打算去占便宜的,《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魏镇东大将军毌丘俭、前将军文钦以淮南之众西入,战于乐嘉。闰月壬辰,峻及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率兵袭寿春。这里注意的是,用了“袭寿春”,而不是援寿春,显然当时孙吴是打算趁着曹魏内乱直接抢地盘的,想要得渔翁之利,可惜还未实现,毌丘俭文钦就败了。

第三次孙吴是卖命了的,使文钦、唐咨、全端等步骑三万救诞。这可惜,吴军打不过魏军,苦守孤城的诸葛诞又坚持不住了,也就只能作罢了,可以说,孙吴在三国时期有过很多次好的机会,就是不能夺得江淮之地,其本身将士战力不足是一个很大问题。

就这样,三国末期,很有可能改变格局的淮南三叛,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统统被占据天命的司马家相对容易的镇压下去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王凌传》《三国志.毌丘俭传》《三国志.诸葛诞传》《三国志.邓艾传》 《三国志.蒋济列传》《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三国志.姜维传》《干宝晋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