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张辽传》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
可以说曹休这支魏军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虽然孙吴一方宣称,吕范的战败是因为大风,《三国志.吕范传》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那就奇怪了,大风怎么就吹翻了吴军的战船,而没有吹翻魏军的战船,这大风还长眼睛了?
面对曹真那一路魏军,吴军主将是诸葛瑾,他的策略就是稳住战线就可以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避免魏军从自己这里打开缺口就可以了。
《三国志.诸葛瑾传》瑾性弘缓,推道理,任计画,无应卒倚伏之术,兵久不解,权以此望之。
也就是说但是魏军在濡须口的长江上下游,分别牵制住了吴军,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就差最关键的一战了,也就是曹仁所率魏军,主攻濡须口的一战,结果是大败,一切计划都落空了。
《三国志》中曹魏一方的记载,是很淡化这场大败的,曹丕下诏,先是猛夸了魏军的战绩一番,夸张到,声称斩杀俘获吴军共计5、6万人,那为什么退兵呢?“今开江陵之围,以缓成死之禽”都已经歼灭吴军5/6万人的主力部队了,还网开一面,曹丕你是真“仁义”啊。而《三国志.曹仁传》记载更是简略,“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仗打的怎么样,一个字都没提,可见曹魏是多么不想谈及此战。
《三国志.朱桓传》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伪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问。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
曹仁已经完成了战前布局,分化了濡须附近吴军的兵力,在兵力上占据绝度优势,吴军唯一占有的就是地利了,危机时刻,朱桓稳定了军心,诱敌深入,坚守城池,伺机退敌。
《三国志.朱桓传》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馀。
可以说曹仁当时的确有些自持兵强,过于激进了,想要攻占中洲,动摇濡须城的吴军军心,可是这就又考验吴军最不擅长的水战了,当时蒋济就劝谏曹仁,不能这么打啊,《三国志.蒋济传》仁欲攻濡须洲中,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果败。
水战并非魏军强项,而且还有一点,就是魏军三路大军南下的时候,选择的时间的确是秋天,但是战事拖延,达到这个时候,已经是次年的二三月了,江河水位已经上涨,并且变得湍急了。
《三国志.潘璋传》魏将夏侯尚等围南郡,分前部三万人作浮桥,渡百里洲上......(潘璋)作筏適毕,伺水长当下,尚便引退。
结果就是曹仁把一口肥肉送到了朱桓嘴里,在吃掉常雕所部后,朱桓从坚守的濡须城趁势出击,曹泰应该是知道魏军败报之后,在察觉到吴军的攻势时撤退了,想要完全控制濡须口,必须有水军的存在,但是曹魏在濡须口一线的水军,基本上被朱桓全端了,这才是曹魏最大的损失,曹仁也是只能退军了,而主力的曹仁一退,其他两路魏军也就没有了继续打下去了的必要。
而这次曹魏集结重兵的南下之举大败而归,是曹丕乃至整个曹魏不能接受的,毕竟之前刘备东征的时候,那么好的机会摆在曹魏眼前,曹魏没有做出果断的决策,想着吴蜀拼了两败俱伤,自己要坐收渔利,结果东吴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击败了蜀汉,两国都打出世仇了,还能继续联盟,这次濡须口之战,曹魏也没有打开局面,还是难以实现灭吴的战略,曹丕基本上就知道,自己这一代是看不到一统天下的时候了,本来那么好的机会,就此错失,曹丕怎能不痛恨,所以这也就可理解,曹魏一方,对于此战的记载,可以说寥寥无几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文帝纪》《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曹仁传》《三国志.曹休传》《三国志.曹真传》《三国志.张辽传》《三国志.吕范传》《三国志.朱桓传》《三国志.蒋济传》《三国志.诸葛瑾传》《三国志.潘璋传》《资治通鉴.魏纪一》《建康实录.太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