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人为保秘密杀人灭口?

2020-07-31 23:21:20 作者: 桃源人为保秘

桃花源的入口在什么地方呢?在一处不显眼的山洞洞口,洞外还有一条可走船的溪水。这就有意思了:如果桃花源里的居民真的一直与外界"塞绝",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巨石把"极狭才通人"的洞口封死?很显然,桃花源里的居民,跟外界一直是有交通和往来的,甚至可能有买卖。

渔夫眼中的桃花源里又是什么情景呢?陶渊明特意强调了一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边的人,穿着竟和外边一样! 如果陶渊明真要把桃源塑造成一个脱离王道的乐土,那他为什么还要用心强调这个细节呢?

接下来几天,村民轮流请他到自己家里招待,可以推测,就在同时,桃源里的头领们一定在讨论:这个鬼头鬼脑的家伙是不是官府派来的探子,有没有必要干掉他。过了几天,没什么动静,大家怕渔夫的家属把他失踪的事告官,于是才把他放还了,但临走时还是向他申明:"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个渔夫一脱离险境,马上原形毕露:"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此处全用短句,以强调渔夫行动的迅速、坚决。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官府,由此也可以反证前文关于渔人"缘溪行"别有用心的文字。

太守非常重视此事,"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马上就派人出发了,可是一回去渔夫就发现:自己的记号已经被破坏了,去桃源的路被隔绝。??一定是渔夫从洞口出来,背后就有人跟着他,见到记号就给破坏掉了。

最后提到的南阳刘子骥,是个名声不错的人,听说这个案子,准备前往探险,还没找出什么成果呢,不久便生病死了,所以,"后遂无问津者",那往后就没有提出去找桃花源的人了。

奇怪,为什么刘先生死了,应该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完成他未竟的遗愿,加倍地去寻找这块世外桃源才对啊?原来,刘子骥是有身份的人,他的探险队不比渔夫那样单枪匹马,所以,要是他找到桃花源,那里边的人恐怕就要在劫难逃了。所以,很有可能,这位多事的刘先生不是善终,这里也许是作者加的一个隐语。

为什么桃源中的人要除掉他?渔夫和刘子骥的背后就是官府,官府到来就意味着苛政,苛政猛于虎也,杀他就意味着打虎!在当时,常有这样的失踪案例,某个"采樵深入无穷山"的探子,往往突然就失踪了,原因正在这里。

可见,《桃花源记》并不是"塑造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要记述一个社会现实:晋末,大量人口苦于赋税徭役,成团躲起来,在地下社会里生活。最终,东晋朝廷的基础日益衰微,终于被门阀士族赶下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