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在伦敦出版了一本书《道光皇帝传》,当时道光皇帝去世仅仅两年,可以说这是西方人对他的“盖棺定论”,书中描述了道光皇帝的外貌 、性格 、人生经历、理政风格与特点等。
郭实腊对道光个人的评价是这样的:“尽管他具有宁折不弯的诚实品性 ;对受难者悲天悯人 ,乐于助人之所需;他还有一些商务方面的习惯可以让他在银行交易中成为一流的专家 。但是,他没有作为帝王的天赋:他可以成为一个光彩夺目的诚实的农妇;在任何方面都有可靠的品质, 但是缺乏帝王所需的明晰的洞察力 ”。
道光的个人品质是诚实,有同情心。另外喜欢节约。但最大的劣势是缺乏洞察力,完全被身边人的意见所左右。
传教士说得有道理么?还真有道理,今天史学家也确实认为道光这个人确实缺乏定见,怕人议论,做事容易虎头蛇尾。
举个例子,道光上台后,听说户部尚书英和的建议, 去整治官员们的“陋规”问题,陋规是清朝官员的灰色收入,本意是为了弥补清代官员薪酬制度的不合理。按说他想从这项工作着手,也算是有勇气。
可道光皇帝却坚持不下来,官员们一开始抵制,抵制的声音传到道光皇帝耳朵里,他马上就放弃了,这事就不了了之。
比如清代野史里传说的“道光与片儿汤”的故事:
皇帝有一天想吃“片儿汤”,内务府就打上了报告,“奏请设置御膳房一所,专供次物,尚须设专官管理,计开办费若干万金,常年经费又数千金”
道光皇帝还要挣扎,说:“前门外某饭馆,制此最佳,一碗值四十文”
结果得到回报,这店老早就关门了。
最后无可奈何的道光皇帝还是没有吃上一碗“片儿汤。
虽然是野史,但可以证实,至少清代民间确实是认为道光皇帝是被近臣掌控中的。
有一些商务方面的习惯可以让他在银行交易中成为一流的专家。
这一条说得比较客气,按北京人的话说,不就是说道光抠门么?
道光皇帝对金钱的偏好是其不适合做君主的另一佐证。道光皇帝“在皇子时代非常贫穷, 因为他的父亲嘉庆皇帝的钱袋就是空的, 因此他养成了拮据度日的习惯 。
而现在 ,储藏金钱的渴望控制了皇帝, 能够拥有熠熠闪光的金钱成为皇帝最浓厚的兴趣和快道光皇帝的这一特殊嗜好导致了捐纳之风盛行 ,买官鬻爵成为帝国最腐败的毒瘤, 一切都可以出售, 于是帝国的柱石被逐渐侵蚀掉了。
在传教士的书里,道光是个皇座上的可怜虫。“早熟的迹象蔓延到整个身体 :即便是在年轻时代,他已经有了四十岁的苍老”。
需要指出的是,从今天看来,肯定不能说他对道光的全部看法都是公正的。
清代前期其实没现在人想象的那么封闭,康熙一直到乾隆,都是对传教士采取既用又防的政策:
一边利用其知识为清朝统治服务,一边又防止其扩大影响。
可到嘉庆年间,清朝开始完全禁绝天主教,最后到1830年的时候,整个北京,包括宫廷里都没有欧洲传教士存在了。
所以,道光皇帝没办法像康熙在尼布楚战争中那样, 在鸦片战争中对敌人有基本的了解。
道光皇帝继承了嘉庆不与西方交往的习惯,于是嘉庆和道光在传教士中评价不高,确实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