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物被称为“魔壶”,入水口居然在底部,却能正常使用

2020-07-17 22:16:23 作者: 此文物被称为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进行旧城改造,在昔日的旧城墙下,出土了一件瓷壶。咸阳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重要,曾经是秦帝国的都城,也是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出土过很多文物。所以,当这件瓷壶刚刚出土之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然而,当文物专家洗去它的泥土后,却发出由衷的赞叹,并称之为“魔壶”。

这把魔壶的名字叫做青釉提梁倒注提壶,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要知道,陕西文物荟萃,经典之作层出不穷,那么这件瓷壶到底凭什么能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呢?又凭什么被称为“魔壶”呢?

我们首先可以看它的光泽,它整体是灰白色,其中在淡淡的釉色之中,透出青色。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它没有刚制作时的火气和青涩,和许多文物一样,散发出一种古朴的光润。这种釉色,其实就是宋朝北方八大名窑之一的耀州窑的显著特征。

不光色泽充满魔性,它的造型也是匠心独到的。它的壶盖,形状酷似花蒂,而在壶腹则刻满了被枝叶缠绕的牡丹,象征着主人的地位尊崇,富贵安康。壶嘴的造型,则是以堆塑的方式装饰着哺乳狮子,幼狮子正躺在妈妈的怀中吸乳,生动可爱。更绝的是,不显眼的提梁,是一只横卧着的凤凰。

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牡丹是百花之王,凤凰是白鸟之王,所以这把青釉提梁倒注提壶又被称为三王壶。虽然我们对于它曾经的主人一无所知,但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封建社会,能用上这种图案器皿的,一定非富即贵。

如果仅仅是这些特征,那这把壶还是不足为奇,至少不足以称为陕博的镇馆之宝。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它独特的内部结构。当专家清洗这把壶后,却发现它的壶盖,竟然是打不开的,正如我们现在有些衣服上的口袋,只是做个样式,并没有实际功能。

在壶盖的旁边是,就是狮子造型的壶嘴,是可以将水倒入倒出的。但是,总不可能在使用时,注水也用这个壶嘴的地方吧,那样太慢而且太不方便了。在这种情况下,专家找寻了壶了全身,终于在壶底发现了一个梅花形的小孔。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专家往小孔之中灌水,结果水能够顺利进入,也能够顺利从壶嘴倒出来,而且还不会从底部流出。这是什么原因?要知道,在六十年代,文物交流远没有现在这么频繁和发达,也许有其它文物爱好者明白其中的原理,但当时现场专家确实大为疑惑。

后来,借助X光透视技术,专家们终于找到了原因,打开了这个壶的奥秘。原来,在梅花形小孔的里面,就是一根漏注。漏注与壶顶之间留有相当的间隙,这样既可以保证在倒立注水时顺利流入空腔,又可以保证在直立时孔与水相隔。

当壶直立时,根据连通器原理,水是不可能通过进入漏注,从而从底部小孔出来的。看似神奇的容器,就是一个普通的物理原理,但在千年之前,古人能够有如此的智慧,实在令人大感佩服。

根据史料介绍,这种倒注壶在唐宋时就曾经出现过,后来越做越细致,甚至可以倒注装入不同的液体。如果有机会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您一定要好好欣赏这把青釉提梁倒注提壶,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一件文物,更是凝结了先人们无穷的智慧。#文物#青釉#牡丹收藏

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牡丹是百花之王,凤凰是白鸟之王,所以这把青釉提梁倒注提壶又被称为三王壶。虽然我们对于它曾经的主人一无所知,但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封建社会,能用上这种图案器皿的,一定非富即贵。

如果仅仅是这些特征,那这把壶还是不足为奇,至少不足以称为陕博的镇馆之宝。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它独特的内部结构。当专家清洗这把壶后,却发现它的壶盖,竟然是打不开的,正如我们现在有些衣服上的口袋,只是做个样式,并没有实际功能。

在壶盖的旁边是,就是狮子造型的壶嘴,是可以将水倒入倒出的。但是,总不可能在使用时,注水也用这个壶嘴的地方吧,那样太慢而且太不方便了。在这种情况下,专家找寻了壶了全身,终于在壶底发现了一个梅花形的小孔。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专家往小孔之中灌水,结果水能够顺利进入,也能够顺利从壶嘴倒出来,而且还不会从底部流出。这是什么原因?要知道,在六十年代,文物交流远没有现在这么频繁和发达,也许有其它文物爱好者明白其中的原理,但当时现场专家确实大为疑惑。

后来,借助X光透视技术,专家们终于找到了原因,打开了这个壶的奥秘。原来,在梅花形小孔的里面,就是一根漏注。漏注与壶顶之间留有相当的间隙,这样既可以保证在倒立注水时顺利流入空腔,又可以保证在直立时孔与水相隔。

当壶直立时,根据连通器原理,水是不可能通过进入漏注,从而从底部小孔出来的。看似神奇的容器,就是一个普通的物理原理,但在千年之前,古人能够有如此的智慧,实在令人大感佩服。

根据史料介绍,这种倒注壶在唐宋时就曾经出现过,后来越做越细致,甚至可以倒注装入不同的液体。如果有机会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您一定要好好欣赏这把青釉提梁倒注提壶,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一件文物,更是凝结了先人们无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