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有一出传统名折,叫做《宁武关》。讲的是明末闯王李自成率大军攻打宁武关,守将周遇吉死守不降,并斩杀李自成之子李洪基。闯军最终攻下宁武关,周遇吉之妻白氏出战阵亡,周母赵太夫人自杀,周遇吉感愤之下出战,也为国捐躯。不仅是京剧,包括昆曲、豫曲等很多曲目都有周遇吉死守宁武关的戏,影响非常大。
周遇吉这个人并非虚构,是明末名将。大家都知道清军曾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侵犯山东,在撤退时就被周遇吉狠狠阻击,死伤惨重,而当时阻击清军的就是准备去山西镇当总兵的周遇吉。周遇吉史有其人,其扬名的宁武关也不是虚构的。山西省北部有个忻州市,忻州市主城区西北有个宁武县,宁武关就在宁武县。有些人可能对宁武关并不算熟悉,没关系,咱们先说一下明朝的九边。
明朝建立后,元朝残余势力逃回大漠,继续对明朝构成巨大的战略威胁。为防御北元(包括蒙古各部),明朝在与北元交界处修了长城,并设置九镇(九边)以防北元。这九镇从西往东分别是甘肃镇、宁夏镇、固原镇(陕西镇)、榆林镇(延绥镇)、山西镇、大同镇、宣府镇、蓟州镇、辽东镇。处在九镇相对中间位置的山西镇,总兵治所就在宁武关,山西镇还有两个名称——偏头镇、三关镇。
九镇都是地势险要之地,山西镇所在的宁武关自然也不例外。咱们看山西地形图,宁武关位于明长城以南的恢河谷地,往西是吕梁山,往东是云中山,往北是大同盆地,西北是管涔山,东北是恒山、五台山。更为重要的是,宁武关顺恢河谷地往南不远,就是山西省除黄河之外最大的河流——汾河的谷地。汾河的发源地距离宁武关并不远,然后由北向南流淌,穿过群山之间,流经山西省中心城市太原。
咱们可以放下山西地形图,再拿出一张全国地形图,就会发现太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太原以南顺汾河谷地至黄河大拐弯处,往西是陕西,往东是河南。太原以东出太行山脉(有山口称陉,著名的如井陉口),太行山脉以东是无险可守的华北平原,而京师就在华北平原的北端。这意味着一旦北元军队攻破宁武关,就可顺汾河取太原,然后或继续顺汾河谷地向下攻陕豫二省,或东出太行山脉取华北平原,截断京师与中原、江南的战略联系,包括钱粮北上。可以说守住太原就能守住中原,进而保障江南对京师的钱粮供应,而守住宁武关就能守住太原,你说宁武关重要不重要?
宁武关的前身是宁文堡,始建于明景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第二年。明朝此举并非多余,到了明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北元大举进攻晋北诸关隘,朝中就有人提议调大同镇的兵力去守宁武关,可见宁武关是事关山西存亡的。宁武关是山西(大同以南地区)的门户,而大同镇又是宁武关的门户,一旦调大同之兵守宁武关,大同势必空虚为敌所攻,所以此议搁浅。不过自这次事件之后,明朝加大了对宁武关的防守力度,到了明穆宗隆庆年间,明廷又对宁武关进行加固。宁武关周围分散着很多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堡,如宁武关以东的盘道梁堡,以北的黄花岭堡、神池堡、利民堡,西北的八角堡等,起到了拱卫宁武关的重要作用。
根据《明史-周遇吉传》的记载,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初,周遇吉与闯军大战,等到粮食吃光也没见到援军,周遇吉只好兵退宁武关。闯军随后杀到,威胁周遇吉说:五天之内不投降就要屠城。周遇吉用火器杀伤闯军万人以上,又设计诱杀闯军好几千人。周遇吉情知已无可生之路,与闯军死战,被闯军擒住射杀(一说为凌迟处死)。宁武关的百姓为报周遇吉,和闯军展开巷战。周遇吉的夫人刘氏带着几十名妇女在房屋上射杀闯军,最终自焚殉国。李自成虽然强攻下宁武关,但宁武关军民的坚持抵抗给李自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说:“如果明朝其他关镇都像宁武关这样抵抗,我们还有多少人够用的?不如返回陕西休整。”
图-忻州市宁武县俯瞰,古代山西镇、宁武关所在地
可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由一个细节而发生了改变,大同总兵姜瓖突然投降李自成,大同是京师门户,李自成得到大同喜出望外,京师已保无可保,最终陷于闯军,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李自成拿下京师后,感叹说:“如果各镇都像周遇吉那样,我岂能到此!”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如果大同镇和宣府镇的总兵都能像死守宁武关的周遇吉那样顽强抵抗闯军,也许明朝不会亡于1644年,也许就不会有随后发生的清军入关,我国的历史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