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革命”这个词,更多的是指新航路开辟以来对欧洲商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概括。然而,也有不少历史学者指出,早在中国的宋朝时期,中国便已经出现了“商业革命”。那么,这一说法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它与西方的商业革命是一回事吗?
新航路开辟以前,世界各大洲各大文明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很少有往来。古时候,中西方之间依靠“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以此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交流。然而,到了世界近代的前夜,这条传统的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掐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在商业利益尤其是黄金的刺激下,西方人敢于从海上冒险,开辟了另一条通往东方的商业道路,故而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的商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把商业上的这些变化统称为“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商业贸易的规模和范围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第二,商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引起了广泛的物种交流。尤其是美洲的高产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传播到了欧亚大陆,促进全球的物种交流。
第三,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贸易中心从此前的地中海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第四,商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诞生。
从西方的“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来看,之所以说是“商业革命”,主要原因便在于欧洲的商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且诞生了新的商业经营模式。那么,中国的宋朝时期,商业活动又是怎样发展的,以至于人们说宋朝出现了“商业革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宋朝的商业发展概况。
宋朝的商业经济,是空前繁荣的,甚至将其与明清时期的经济进行比较,也没有丝毫的逊色。宋朝较前代商业发展而言,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氛围浓厚。
中国自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以来,便开始推行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自此,商业活动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长期遭受历代政府的严格控制、打压,商人因此处于“士农工商”的最底层,地位十分的低下。然而,到了宋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却呈现出“松动”的迹象。那么,其“松动”的表现究竟如何?
首先,市场交易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宋以前,市的周围建有围墙,商业区与居民区是严格分开的。朝廷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按时开市、闭市。一般而言,闭市后不许交易。可见,宋以前市场是受到官府严格控制和管理的。然而,到了宋朝,城市中坊(居民区)和市的界限彻底被打破。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宋朝的京都汴梁商业繁华,店铺林立,居民区与市场已经完全融为了一体。
《清明上河图》局部
《新唐书》有载: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朝时期或以前,市场交易活动的时间明显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但是宋朝以后却发生了变化。《东京梦华录》里有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可见,宋以来,早市、夜市昼夜交相接替,不再受时间的限制。
其次,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以前大多以金属货币为主,人们长途旅行,携带极为不便,可纸币“交子”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货币携带不便这一弊端,而且在纸币的运作下,宋朝的商业变得更加的繁荣。可以说,纸币的出现,在人类经济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宋朝纸币——交子
再次,宋朝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逐渐从此前的陆上丝绸之路为主转变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由于历代王朝皆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根本就不会将商业当回事,至于通过征收商业税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基本上是天方夜谭。然而两宋时,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税收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不难看出,宋朝大有重视商业的嫌疑。
此外,“瓦肆 ”、“勾栏”等娱乐场所的出现,集音乐、戏曲、表演、饮食于一体,不仅丰富了城市市民阶层的娱乐生活,而且还进一步刺激了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宋朝在商业发展方面,比前面任何朝代都大胆的多,商业繁荣的程度也前所未有。若说宋朝发生了“商业革命”,这其实一点也不为过,毕竟无论是商业环境、商业观念,还是经营模式、货币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然而,如若将其与新航路开辟以来的西方“商业革命”进行对比,不免小巫见大巫,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商业革命”。毕竟,宋朝的商业发展,更多的是区域性市场贸易,就世界范围而言也只是局部,尚未形成全球性的世界市场,无法与西方的“商业革命”相提并论,仅作为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进行探讨即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