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项羽本纪》,真的是抬高了项羽,而贬低了刘邦?

2020-07-19 00:03:33 作者: 司马迁写《项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认为子彧观点偏颇,比如流露在字里行间对项羽的溢美之词,还有不少揭露刘邦黑历史的事实又怎么解释呢?

事实上,或许这也不是你想的那样。

的确,司马迁在项羽的记载中,用了许多美好的词汇,他的勇敢、果决、用兵如神描绘得十分精彩,充满了英雄气。

但同时,司马迁也设下了不少的“陷阱”: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这段项羽出场的记载,一方面可以说项羽天赋过人,但另一方面,一个不学无术、不肯持之以恒的少年跃然纸上。···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而这段记载,不禁让人想起距刘项100年前的秦国君主秦武王荡。他们的相似之处不仅仅在“力能扛鼎”,一句“彼可取而代之”让项羽和秦武王拥有了另一个共同点:

秦武王初上位,国内政务尚未理顺,便急吼吼的出兵周王畿;一个少年,尚无立身之资,便急吼吼的要“取而代之”。

是的,项羽和秦武王身上另一个共同点是:好大喜功,志大才疏。在后面的记载中,还有很多诸如“妇人之仁”等记载,都在暗指项羽是个志大才疏之人。

不要说司马迁只是以事论事,没想这么多。连我们都能读出这些,博览群书、治史多年的太史公岂能不知100年前的典故?

所以,只能一个原因,司马迁是故意为之。

或许仅仅这一点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揭露的刘邦黑历史:

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首先,刘邦的记载中,有着相当多的“天命论”在里面,而项羽的记载中却几乎没有只言片语,这是其一。为了节省篇幅,这一点子彧不再深入说明了。

而从事实的角度,刘邦的出场,虽然黑历史很多,但司马迁每揭露一个黑历史,就会在上一句或下一句,补上一个“梗”。

说他不事生产,但同时又说“常有大度”;说他好酒色,却马上补上一句“醉卧”而“上常有龙”。其他黑历史也大致如此,就不再赘述。

而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还有“喟然太息”的语气,与项羽脱口而出“取而代之”所营造的氛围,是完全不一样的:

项羽就像一个毫无城府的孩子,看到一个富豪,恶狠狠的说,哼,长大了要把他的钱全都抢过来;而刘邦就像一个老于世故的中年人,看到富豪路过,在心里说,要是我也能挣这么多钱就好了。

而刘邦真正的黑历史,应该是楚汉战争时的两次违约。

第一次是分封已毕,刘邦却擅自出关攻击关中三秦。第二次是鸿水订约划界以后,项羽遵守约定退兵,而刘邦却撕毁约定追击项羽,这才有了刘邦最后的胜利。

然而,这两件事情上,司马迁并没有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指责刘邦,反而是多方维护刘邦。

这样一对比,我们会发现,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优点大多是个人英雄主义(比如“力能扛鼎”),缺点却大多影响着领导者的气质(如“妇人之仁”);相反,刘邦的缺点大多是个人性格(“好酒及色”),而优点却是一个优秀领导者都具备的(“仁而爱人”)。

现在你还觉得,刘邦的记录中遍布黑历史,而项羽的记录中遍布溢美之词吗?

如果说是纯粹记录事实,无意中写成了这样,在他人或许可能,但司马迁是个遍观国家藏书馆、游历天下的人物,《史记》又是他毕生心血所著,而在这两篇万余字的记载中,遍布着“陷阱”。

如果司马迁不是故意的,真没看出来,那么千百年来赞誉司马迁的人,怕都是瞎了眼了。

所以,刘项记载中的这些“陷阱”,是司马迁苦心经营的一步大棋。

春秋时,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秦晋崤之战中,秦军中伏,全军覆没,大将孟明视等三人被俘。后辗转归国,秦穆公着素服亲自郊迎,并将战败的责任归于自己,而对孟西白三将不加追究。

秦穆公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我怎么能够因为一点小小的过失就抹杀了大的功劳。

我相信这段出自《左传》的故事,司马迁一定是读过的。而恰恰,司马迁在《高祖本纪》的记载中,对刘邦的描述,正好符合这一点。

所以,司马迁这步棋的真实意图是:刘邦的黑历史,都是些瑕不掩瑜的小缺点,正是所谓的“不以一眚掩大德”。

这句话还有一个反义词叫做,不以一俊遮百丑。意思是不能因为局部的美丽而罔顾整体的丑陋。

而司马迁笔下项羽的英雄气,正是那“一俊”,难以遮掩他作为华夏大地主宰者的“百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