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诗作很多是抒发亡国换代的悲愤,充满了爱国、怀旧的情怀。如江西庐陵的凤林书院,署名为“凤林书院”的编者曾选辑了一本颇具遗民意味的词集—《凤林书院草堂诗余》。其中收录的文天祥《沁园春·至元间留燕山作》、邓剡《浪淘沙》、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罗志仁《虞美人·净慈尼》等词,无一不体现国破家亡的悲伤,抒发怀古感今的感情,在宋遗民中引发共鸣。
很多宋遗民认为在书院讲学授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专心于讲学明道,是落实对“圣贤一脉”的传承。
宋遗民深信异族之侵扰横暴不会长久,他们要做到维系斯文,有功于“圣贤一脉”的传承,把理学家的学术和理想加以发扬光大,也替异族统治下的汉人保存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就是他们书院讲学的价值所在。
4、民以食为天,宋遗民书院也是广大宋遗民物质上的救济所
宋遗民在书院找到了精神寄托,并且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生活上的困境。元朝初始对科举不重视,中断科举取士近四十年,使读书人仕途严重受阻,也严重打击了部分读书人的积极性。
蒙元政权不信任南人,对江南儒士实行民族防范,限制他们掌握权力,害怕其威胁蒙元的统治地位。这使得原先以考科举做官为业的儒士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儒士被迫自己想出路,解决吃饭问题。而书院的存在,不仅可以维系斯文,在书院任山长或讲学都有一定的薪俸,对于贫苦的读书人来说就可以维持生计,饿不坏肚子了。
二、元统治者为什么没有对宋遗民的不合作态度强硬镇压,逼迫他们入仕与元朝合作,反而支持宋遗民书院的建设?
对于宋遗民入元不仕的不合作态度,元朝统治者没有选择强硬镇压的方式,而是出乎意料的加以扶持保护。马背民族也知道马上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的道理,为了长治久安,蒙古贵族推行“汉化政策”,尊崇理学,力图支持书院建设, 缓解民族矛盾,利用包括官学、书院在内的学校系统,化解遗民的反抗情绪,同时通过时间的推移进行渗透,改变宋遗民的不合作态度并为统治者所用,事实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元统治者成功了。
1、元政权在战争期间就注重笼络人心,防止战争对书院的破坏
为了与南宋朝廷争夺士民民心,还在战争年代,蒙古统治者就注意保护文化教育设施。
早在窝阔台七年(1235年)南下“伐宋”时,蒙元政权就注重笼络南方士人,对书院采取了保护发展的政策。杨惟中、姚枢等儒臣即着手网罗南方学者,收集理学著作,在窝阔台十二三年间(1240-1241年),创建太极书院于燕都(后来元首都大都,今北京)。太极书院供奉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以程颢、程颐、张载、杨时、游酢、朱熹六位理学名臣“配祀”,将在江淮一带所收集的理学典籍贮藏于其中,并刻《太极图》、《通书》、《西铭》等理学名著于四壁,聘请江汉名儒赵复等主持讲学。
如至元十二年(1275年)二月二十七日,元军进入集庆(今江苏南京),“平章阿珠(即阿术)占居明道书院,军士畀弃圣像野中。书院儒人古之学等诣承相淮安王前,告给榜文,还复书院房屋租产,招安秀才。当奉钧旨,令书院依例复旧。由是,诸学弦诵不辍”。
也就是说,在严酷的战争中,元统治者也没有以驻军为由,听任军队在书院宿营,而是“当奉钧旨”,“招安秀才”,“令书院依例复旧”,讲学不辍。
然而战争残酷异常,深受理学熏陶的南方士人,多具民族气节,他们进行了顽强的抗战,加之元兵仍有“屠城”遗风,忽必烈的保护政策难免成为一纸空文,有很多书院在统一战争中遭到破坏。天临路善化县的湘西书院、岳麓书院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被元将阿里海牙夷为瓦砾,10年后才得以重建。郴州路兴宁县的观澜书院也“厄于丙子(1276年)之变,井湮室圮”,破坏则更为严重。另外,静江路、潮州路、衡阳路、龙兴路等南方各地书院都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的战争中遭到了严重的或完全的破坏。
2、和平时期,元初统治者鼓励和扶持书院建设,缓和民族矛盾及试图化解宋遗民不合作情绪,通过行政手段逐渐渗透和控制书院为其统治服务
元初,广大汉族读书人,虽然放弃了武力对抗,但从心理上排斥异族统治,尤其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汉族的蒙古人的统治。他们视入仕元朝为奇耻大辱和不忠不节,于是就趋避田园,归依山林,或教授生徒,对元政权采取对抗不合作态度。
为了缓和了民族矛盾,元统治者,特别是忽必烈时期急切需要儒学为新王朝治理天下服务,忽必烈对儒学极为推崇,就连元帝国名号都来自儒家典籍。至元八年(1271)“建国号曰大元”,诏书中明确解释“盖取《易经》‘乾元’之义”,表明忽必烈有意行汉法、兴文治。
全国统一后,元统治者重申对书院的保护政策,并且延续几代而不变。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忽必烈接受江南奉使彻里的建议,下令江南官府占有的学田归还学校,制止以“理财”为名变卖学校和书院学田。
由于元至元、大德、至大年间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持书院的政策,宋亡后一度疲敝的书院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宋遗民在书院中讲授程朱理学,这与元政权“汉化”方针的要求相一致,因势利导,进一步提倡和鼓励创办书院,还缓和了民族矛盾,这方面元政府还是乐意“成人之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