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遗民建书院讲学,拒绝入仕,元朝统治者为何还大力支持书院建设

2020-07-16 00:07:38 作者: 宋遗民建书院

另一派如欧阳龙生、黄泽,先以遗民兴学民间,后被元统治者任命为书院山长,并转升学正、教授等职,食元之禄,由当初的宋遗民,变为元代的学官,这一派占遗民的大多数。正所谓此消彼长,随着元统治者倾向于官办书院,宋遗民书院逐渐走向凋零,官办书院发展势头迅猛。

书院的官学化服务于元统治者,书院失去其独立性,元统治者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从源头上杜绝了书院游离于元朝统治者之外的可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末年,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创建书院变得越来越困难,没有五六年时间拿不到申请批复,而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报批程序复杂严格。

元朝初年,为了争取宋遗民,元统治者鼓励创建书院,只要有能力有才学有热情的人都可以创建书院,元廷还设官赐额进行拉拢,收买人心。随着元统治的稳固,情况发生改变,兴建书院不是谁想建就能建的,需要申报创建书院的公文需经县、州、府、廉访司、都使者、路、行省、宣慰使、中书省、吏部、礼部、集贤院、国子监等各级职能部门审查核准,逐级上报,待批准之后又要次第返回,其间是一个漫长的历程,甚至还要通关节打点走后门,因此,拿到批文并不容易。

以纪念孔子诞生的尼山书院为例。至顺三年(1332年),五十四代袭封衍圣公孔思晦,决定修复尼山祠庙,置官奉祠,扩建成尼山书院,并推荐江西临川人彭璠为首任山长主持院务。为此,他具文向中书省报告。从至顺三年(1332年)动议,到至元二年(1336年),前后历时五年之久,因为礼部尚书、中书左丞的大力支持,才最后得到批准,这还是朝廷有人支持和关照,没有权势和关系连想都别想。

批准创建书院后,还要委派山长,并将其纳入学官体制,山长的任免权掌握在礼部、行省、宣慰司手中,政府通过山长可以控制书院的内部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