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匡胤的遗训,看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的功与过

2020-07-16 01:12:09 作者: 从赵匡胤的遗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临终留下政治遗训,在太庙立碑为子孙誓约。誓约内容除宫内极少数人知晓,连宰相也不知道。每个新皇帝即位,都要去拜谒诵记。新皇帝进去时,只带一个不识字的小黄门跟着,其他人都远远地立在庭下。皇帝一人近前跪诵,记住后就合上幔布,锁门出来。这是宋朝最高等级的国家机密。直到150多年后的1127年,女真人攻破都城汴梁,其遗训内容才大白于天下。

赵匡胤遗训石碑

遗训内容有下列三点:(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的历代皇帝基本上都遵从了赵匡胤的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大宋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中失势的官员没有被杀,甚至有的官员被罢黜而又回到朝廷这两点就可以证明。

赵匡胤“黄袍加身”,逼柴宗训退位,但不杀其子孙,即使有罪,不得加刑,不得连坐;另外其登基后“杯酒释兵权”,而不杀开国功臣,也可见其仁厚之心。

我们从赵匡胤的这份遗训可以看出,宋朝所始终坚持的“重文轻武”甚至是“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是赵匡胤所确立的。由于赵匡胤是以武将身份直接从周世宗孤儿寡母手中夺得的政权,因此,他非常害怕自己身边的开国武将拥兵自重,在自己创建的朝廷重演“黄袍加身”的历史剧。

赵匡胤所确立的这项基本国策从积极的方面看,一是实现了大宋王朝的政权稳固,在当朝没有发生“黄袍加身”式的政权更迭,实现了赵匡胤的初心。二是重视知识分子治理国家的作用。所谓“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确立了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所以在宋朝考中状元比战场立功还要荣耀。它拓宽了文人的发展道路,使宋朝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和影响世界的伟大科技成果。三是政权的稳定使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甚至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但是这种国策的消极作用也显而易见。重用文臣掌握军政要权,对武将进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其军事领导体制实行握兵权和调兵权分立,互相制约,战时兵权都由皇帝掌管。同时实行部队“更戍法”,将帅定期调动,互换防区,有效避免了将领的拥兵自重,但武官的积极性也受到了致命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因此,在对辽、金、西夏这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只能忍让求和,割地赔款,始终无法完成全国的统一。即使面对外敌的强烈攻势,皇帝对武将的猜疑也始终如一,像一门忠烈的杨家将,像精忠报国的岳家军,都空有收复河山的壮志,最后都是饮恨而终,导致北宋和南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亡。

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和军事强盛是一个国家生存的两大支柱,不可偏废。虽好斗必亡,但弱兵必败,曾经繁盛一时的大宋王朝的覆亡教训值得我们后人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