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是前人留下的一笔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在南部县石泉乡松林村,有一处建于清朝年间的四合院式古民居建筑———松林包民居,2004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月,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月中旬,记者来到这座古民居,品读那些尘封的故事。
建于清朝年间 有200余年历史
一场夏雨让空气中多了几分凉意,当天中午,记者从南部县城出发,向石泉乡松林村行进。车子行驶在玉带般的乡村公路上,车窗外,别致的乡村“洋房”依山而建,成片的产业园向远处无限延伸。举目远眺,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
大约40分钟,就到了目的地松林包民居。不同于其他古民居周围商铺林立、游人如织的场景,松林包民居朴实而宁静。整座建筑坐北朝南,掩藏于一片小山坳中,两侧农田里绿油油的庄稼生机盎然,如同一位隐世而居的世外高人。
走进松林包民居,就如翻开一本印刷精美却有些发黄的书。
大院背靠青山———小山子,青瓦屋面、穿斗结构、依山而建。分为前、中、后3座,均为首尾连接的四合院,顺着山势向上铺开,后院最高,前院最低。单从外观上来看,前院、后院均被拆毁大半,在拆毁的位置,被人另起了一座两层高、具有现代风格的砖木楼房,保存较为完好的为中院。
记者注意到,中院门前,立着一块陈旧的青色石板,上面写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嘎吱……”伴随着一声刺耳声,缓缓推开中院大门,一个两层的四合院映入眼帘,正房面阔三间,左右分别设有厢房、耳房;房屋的门窗上刻有花草虫鸣、龙凤呈祥、古代仕女等图样,散发着浓郁的富贵吉祥气息;青石板铺成的院坝上,裂缝斑驳,诉说着时代的气息。
据了解,松林包民居建于清朝年间,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当地气派建筑 兴盛时住200多人
松林包民居为任氏先祖建造,因此当地村民也称之为任家大院。
任恒中,出生于1939年,现居松林包民居。“自出生以来,我便居住于大院,1939年至1982年居住于上院,于1982年搬到中院。”任恒中告诉记者,据父辈讲,大院是任氏先祖任玉栓修建,清朝年间,任玉栓在朝为官,家中有四儿、四女,但家里的房子不够居住,任玉栓便利用做草纸生意赚来的钱修房子,历经几年才修成了大院。大院内雕梁画栋,各种装饰精美绝伦,整个大院在当地算是最气派的建筑。任玉栓的子女各分得房屋若干,子又生子,子孙繁衍。后来任氏家族的后人逐渐增多,院子里也变得拥挤热闹起来。最为兴盛的时期,院子里曾经住着200多人。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院子内还住着百余人,均为任氏一族后人及旁亲。”任恒中一边说一边取出一张黑白照片,记者注意到照片背景是一个小山丘,照片上老人小孩或蹲或站,密密麻麻。“照片拍于上个世纪70年代,照片上的人都曾住在这里。”
松林包民居的岁月,像川北众多聚居区一样,琐碎而真实地上演着。院子内的居民尊师重教,以竞相供送孩子读书为荣,因此任氏一脉,家族兴旺,能人辈出,后来大都搬出松林包住进了城市。
如今,大院早已没有当年的热闹,只留下任恒中夫妇及一位王姓老人守候着这座大院。
堂屋门窗上雕刻的戏曲人物
省级文保单位 有历史和艺术价值
任恒中回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松林包民居前院与中院共用的6排5间的厅房,中间墙壁全部拆除,形成一间大厅,中间再摆放三排桌凳,建成全村的公共食堂。一日三餐,村民都在这里聚集,那个时候,也是任家大院建筑最受忽视的时候,很多雕花厚门板被拆除,改做成桌凳或干脆直接当成了柴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松林包民居开始进入文物工作者视野,这激发了大院内居民的保护意识,他们开始为抵御大院局部的风蚀腐化而耗尽心智。他们用稻壳与熟泥搅拌成团,去涂抹那瓦檐、挑梁、穿斗等骨架风化缺损的部位,有些人甚至用钢针顺着木纹去寻找可能的白蚁踪迹。
据南部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松林包民居是少有的清代四合院结构的古民居建筑之一,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结构稳定;建筑上保存了大量的木雕,这些木雕分别用深、浅浮雕或透雕的手法,图案以人物戏曲故事为主,花草鸟兽为辅,这些图案层次分明、线条流畅,刻艺精湛,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气息,集中展示了川北地区民居院落的建筑特点。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物价值。
2004年,松林包民居被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月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确定了以新一届乡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治安室负责人、所在村村干部为成员的文物保护小组;配备了灭火器、水池、沙池、火钩、火叉等消防设施以确保文物安全。
南充日报 记者 谯灵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