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命、河伯管什么?透过《楚辞》探秘先秦楚地死神形象

2020-07-16 13:25:16 作者: 大司命、河伯

伍子胥

当然“水”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楚地一直以来有着“太一生水”的信仰,对水有着独特的感情。楚地的祭祀文化中突出的一点便是水神祭祷,根据学者杨华的研究(参考文献2),这些祭祀包括“江”、“大水”、“大川”、“汉女”、“湘君”及“湘夫人”、“大波”、“淮河”“曲池”等, 北方地区常见的“河伯”、“玄冥”、 “罔两”等水神也在楚地偶有祭祀,此外“水上”、“溺人” 等厉鬼也是楚人祭祷的对象。

(二)死神与河神之间——河伯

《九歌·河伯》描写河伯的形象,首先写道: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河伯的出场同样是气势非凡,大风掀动波浪,二龙并驾齐驱,但和《大司命》相比少了不少威严,多了一些平易近人。“与女游兮九河”,我和你河伯畅游在那九河之上,这是迎神女巫之言,是相当大胆的,比起大司命的庄重威严,这无疑显得轻松和自然。

《河伯》中接着写道: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前两句描写的是河伯的宫殿,鱼鳞蛟龙、紫贝朱红;而河伯本人,则是乘着硕大的白鼋,更有数尾鲤鱼紧随其后。如此的华贵,却能够和迎神女巫共处,甚至话语之间仿佛还产生一种情愫,这样的一位水神、死神,的确与大司命不同。

河伯

《河伯》末尾写道: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同样作为死神,大司命来也傲然,去也傲然,没有和迎神女巫有任何过多接触;而河伯却愿意和迎神女巫握手道别,甚至接受了迎神者的送别。与大司命相比,河伯这位死神的确更加的亲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应该说这其实就是楚地死神的两种不同形象:以大司命为代表的是黑暗的死神,从文中的词语、到文中的场景,都是黑暗的、冰凉的,令人不寒而栗,望而生畏;以河伯为代表的是光明的死神,文中的词语是欢快的、色彩是鲜艳的、文中的场景是暖色调的,死神乐于和人类相处,接受人类的感情,“这个死神不太冷”。

不管是大司命还是河伯,都得到了人们的称颂,然而我们也可以理解,二者在楚人眼里也有高下之分。河伯终究只是一位黄河之神,能力有限,带给人们的影响也有限;而大司命作为掌管万千百姓的大神,一手生杀予夺,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无疑大司命会更受楚人重视——楚人奉行的是一种力量崇拜,并不去讲好坏善恶的标准,只要你有力量就会被崇尚,从这个意义上,其力量崇拜实则也是一种“黑暗崇拜”。

文史君说:

先秦楚地的死神形象,可以分为以大司命为代表的“黑暗死神”和以河伯为代表的“光明死神”,两种死神虽均被楚人重视得以祭祀,然而前者更胜一筹。以大司命为代表的死神形象是占主导地位的,而这也使得楚人的黑暗崇拜更加突出。低喃死神语,暗夜楚之灵,这种黑暗崇拜充实了楚地的巫术文化,也使得这片土地更加的神秘。

参考文献:

1、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2、杨华:《楚地水神研究》,《江汉论坛》2007年08期。

3、罗家湘:《“天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