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咸通九年(868年)爆发了唐朝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庞勋起义”,这场起义横扫江南,几十万人把江西、两淮翻了个底朝天,所以朝廷决定取消科举,专心对战,考生们被迫回到家乡。朝廷一定想不到,这居然成为唐朝崩盘的导火索之一,因为黄巢就是考生之一。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的殿试,因明武宗不在京城,无法举办,只得推迟。结果到了三月,武宗仍没回来,好不容易回来了却突然驾崩。皇帝没有子嗣,朝臣把注意力都放在寻找皇位继承人上了,肯定没工夫顾及科举,结果这届考生直到嘉靖时期才完成了殿试。
宋仁宗年间,苏轼、苏辙前往京城科考,因苏辙生病,韩琦向仁宗提议:没苏轼、苏辙参加的科举实在没意思。仁宗表示,韩琦德高望重,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结果科举真的延期了。仁宗为什么会同意呢?因为宋朝的科考在八月,还挺热的,况且开封当年遭遇了罕见的酷暑,考生聚集起来定会苦不堪言。此后,宋朝的科考一律改到九月。
蔡元培曾在清末放弃了一次殿试,他的说法是,殿试主要看字,而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决定回家练好字再来考试。有趣的是,三年后,蔡元培自称:“随便一写,结果被录取为二甲进士。”估计他只是不太自信,并非字真的不好看,毕竟清朝以书法定殿试名次的风气十分盛行,计较程度“竟至一笔之长短,一点之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