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暗中在宰相衣服上烧个洞,1年过去了洞还在,皇帝:打开国库

2020-08-01 15:36:07 作者: 皇帝暗中在宰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物质生活还极为匮乏,大部分老百姓都穷得叮当响,一年到头就一身衣服,洗了穿,穿了洗,要是碰到阴雨天衣服干不了,那就窝在被子里不出门。所以老一辈总是念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候的人们,确实是非常节俭。

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人物,也是一位特别节俭的人,身为堂堂宰相,一年到头就穿一件破洞衣服,其他衣服也都是破旧不堪,离打补丁不远,结果皇帝一看他衣服上的破洞,立马严肃地告诉手下:打开国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时间回到公元962年,一个男婴在宛平(今北京)呱呱坠地,父母为其取名为张俭。由于张家是官宦世家,所以张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是一个特别耿直正义的孩子。公元996年(辽圣宗统和十四年),张俭以第一名的身份考中进士,踏入仕途,成为云州节度使僚属。

其实这时候张俭的处境是有些尴尬的,他身为汉人,却在辽朝当官,同事们对他还是有些提防。但张俭为人正直,谦虚大方,工作能力又强,渐渐地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的顶头上司就特别欣赏他,当年辽圣宗跑去云中一带游玩,节度使就找机会向皇帝推荐了张俭。

说来也巧,辽圣宗在正式召见张俭前,做了一个梦,梦见有四人侍奉于侧,赐他们食物每人两口,这不正好应验了张俭的名字吗?故而辽圣宗觉得遇见张俭是天意,便从此将他置于身侧,有了皇帝的赏识,张俭那是一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短短几年,就从芝麻小官升职为同知枢密院事(正2品)。

其实这样短时间内的快速晋升,是特别考验人品的,很多官员就被突如其来的财富和地位迷了眼,从此走上歪路,但显然,张俭不是这样的人。即使当上了二品大官,他仍然坚守本心,过着极其朴素的生活,《辽史》中记载:“张俭食不重味,月俸有馀,给亲旧。”意思是张俭每餐只吃1个菜;大部分工资也送给穷苦的亲戚们了。

这样的官员,试问哪个统治者不爱?故而在辽圣宗去世前,特意拜张俭为左丞相,封韩王,并且把太子(辽兴宗)托孤于他,从这里便能看出,皇帝对张俭的信任和赏识。

不久之后,辽兴宗上位,这个时期的辽国可不怎么太平,不但世风奢华,吏治腐败,并且还彪悍好战,大小事故频发,关键这辽兴宗的治国能力又不如他老爹,作为顾命大臣,张俭肩头的压力实在太大,为了帮助年轻的皇帝渡过难关,张俭经常“顶撞”他。

比如有一次,某达官贵人家被偷了,官府很快抓了8个人,并认为是案犯,那天辽兴宗正好闲来无事,听到了这个案件,乖乖,一次抓了8个人,不得了,于是他直接下令将8个人斩了。但尴尬的是,不久之后官府抓到了真正的案犯,那8个人是冤死的,导致8人的亲戚到处伸冤。

这下辽兴宗糗大了,但作为皇帝,他肯定不愿意承认这个错误,结果张俭知道以后,直接表示,得追求当事官员的责任,辽圣宗一听急了,吼道:“难道要我给他们偿命吗?”张俭不慌不忙,说那倒不必,但大汗您还是要对8个人的家人进行补偿,给他们厚葬,辽兴宗点点头,赶紧用自己的内帑(私房钱)向死者家属赔了钱。

作为丞相,张俭自然几乎每天都和辽兴宗见面,商议国事,时间一长,辽兴宗发现了“不对劲”,你是堂堂韩王,一国之相,怎么天天穿一件破衣服?就算你再节俭也不是这么个节俭法吧?为了验证张俭,辽兴宗让手下偷偷给张俭的衣服烧了个洞。

结果整整1年过去,张俭几乎每天都穿这件破洞衣服来上班,这下辽兴宗彻底信了,他试探地问道:“是给您的工资太少了吗?新衣服都买不起?”张俭摇摇头说:“这衣服我穿了30年了,舍不得换。”

辽兴宗彻底服气,当场命人打开国库,给张俭挑了几匹好绸缎给他做衣服。此后,辽兴宗对张俭的态度便愈发恭敬,在治理国家上也多多参考张俭的意见,治国能力大大提升。得官如此,真是一个国家的幸事。

参考资料:《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