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期,陈胜于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而起,在众多势力中,项梁主导的力量一度成为最强大的反秦集团,章邯在出关后,重点打击的也是项梁,而项梁原本有机会一举击溃章邯所率秦军的,那样的话也就没有项羽在巨鹿之战扬名了,但是项梁最终在定陶被章邯击败身亡,可以说,这是各路反秦势力不团结,加之项梁已定的军事计划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最终被章邯所击败。
其实项梁崛起成为秦末各路势力的主力,除了自身发展良好之外,得益于其出身,他是楚国贵族项燕之子,这使得他具备快速凝聚人心的光环,也就是说其他没有身份的人,都愿意投靠项梁,陈婴就是最好的代表。
《史记.项羽本纪》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於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不邳。
陈婴是东阳县人,也就是今江苏省盱眙县马坝镇东阳村,陈胜起义后,东阳县人也诛杀了当地县令,众人需要一个首领带领,所以陈婴被推举出来,当时陈婴被众人忽悠的是想当王的,可是他的母亲劝告他,本来陈婴出身就不尊贵,那么在那个时代,他称王又会得到几个人的支持,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这也是没办法的,那个时代的确是出身决定了你的地位,不是说单纯靠拼搏就可以的,所以陈婴带着众人投奔了项梁,这对陈婴来说可以说是利益最大化,毕竟项梁成事了,他作为早期就追随项梁的人,功劳上不了,项梁败了,自己也只是追随者,罪责也不大,所以在项梁扶立楚怀王后,陈婴被封为上柱国,后来投奔刘邦, 也是封了后,他的曾孙女是汉武帝皇后,他算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而以陈婴为代表,后来黥布、蒲将军等人先后投奔项梁,项梁得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充实力,成为最强大的反秦势力集团,一度拥兵六七万人。而另一面,章邯在说服秦二世释放囚徒组成反击力量后,先后击败陈胜一派的势力,最终项梁也成为了章邯必须面对的对手。
而说到项梁和章邯的交手,可以说是双方都没有想到的。
当时章邯领兵东进,在临济围攻魏王咎,齐王田儋率军救援魏王咎,结果被章邯偷袭击败,田荣手收集残兵败将退到东阿,项梁问讯后快速驰援田荣。
《史记.项羽本纪》居数月,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大破秦军於东阿。
《史记.高祖本纪》居数月,北攻亢父,救东阿,破秦军。
也就是说田荣被围事件打乱了项梁原本的计划,为了赵齐势力不被章邯一举击溃,他选择了救援田荣,并在东阿击败了章邯,这是项梁第一次击败章邯,历史记载中没有记载这次战役的细节,暂且可以理解为章邯在项梁田荣合力夹击下败走,此时的项梁是占据局势主动的,要是趁机死追懒打,奋力追击的话,可能也是有机会擒住章邯的。
多说一点就是,《史记》和《汉书》都是记载刘邦也参与了东阿之战,刘邦是因为雍齿的叛变,所以投靠了项梁,项梁增兵给他,他才击败雍齿的,此后刘邦就正式加入了项梁集团,那么刘邦有没有参加东阿之战呢?个人觉得,他是参与了的,有关曹参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历史事件。
《史记.曹相国世家》北救阿,击章邯军,陷陈,追至濮阳。
曹参作为刘邦属下,不太可能脱离刘邦而投靠项梁麾下,最有可能的就是他追随刘邦去攻打东阿,也就是说当时刘邦真的是跟随项梁去征讨章邯了,而且记载中,曹参还有“陷阵”的表现,陷阵就是攻入敌人的营垒或阵地,这意味着,刘邦所部当时处境可能是炮灰,也就是早期攻击章邯的部队,为项梁的主力部队击败章邯所部创造条件,毕竟刘邦投靠项梁不久,也不用太过爱护。
整体上来看,项梁在救援东阿的田荣时,是和章邯所部有过正面冲突的,最终章邯被击败,章邯撤出东阿,田荣逃离绝境,也就是说,项梁集团是有恩于田荣的,但是为何田荣会成为坚定的反项羽代表呢?这和他后来耍的一次心机有关。
此时项梁刚刚击败章邯,加之项梁集团成为实力最强的反秦势力,所以说项梁和章邯之间的决战不可避免,章邯在兵败东阿后,退至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坚守等待时机,此后局势则朝着有利章邯的方向发展,项梁最终兵败定陶,也是在这个大局势下发生的。
当时的秦朝朝廷虽然日渐衰败,秦二世这位继承大秦帝国家业的君主,把秦帝国带入了死路,但是在章邯被项梁击败的时候,还是做出了正确决策的,也就是集结关中兵力支援章邯,而且是毫无保留的支援章邯。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
《资治通鉴.秦纪三》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面对关东日益严重的反秦势力崛起,秦二世选择的是无条件相信章邯,并且集中了关中最后家底,支援前线的秦军,可以说要是章邯有异心的话,打下一片根据地,之后拥兵自重,慢慢扩张自己的实力,秦二世也是干预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