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迁都长安,曹操追袭失败,盟军各怀异心分散,孙坚因玉玺丧命

2020-08-02 07:49:22 作者: 董卓迁都长安

三英战吕布,吕布虎牢关兵败,董卓欲用离间计分裂盟军,遣李傕招降孙坚,欲与孙坚结儿女亲家,孙坚拒绝。谋士李儒建议董卓迁都长安。董卓迁都长安之前做了五项事。

打击反对迁都官员。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司徒荀爽反对迁都,认为迁都惊动百姓,弃皇陵不忠,长安因赤眉之乱,成瓦砾之地,不适合作都城。董卓把三人贬为庶民。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劝董卓勿迁都,被董卓处死。

没收富户钱财,杀袁绍等政敌门下宗党,抄其家。董卓钱粮缺少,诬陷富户为"反臣逆党"杀其头,抄其家,没收钱财。杀袁绍等政敌的亲朋好友,抄其家财。

驱洛阳百姓数百万赴长安。用军队强逼百姓赴长安,不从者杀之,纵容军士淫人妻女,抢夺百姓粮食,走路慢的百姓,军士手持刀刃,当场击杀。

焚烧宫殿官府与百姓房屋。董卓不想留下一个好的洛阳给盟军,焚烧宫殿与街道房屋,洛阳城内,到处都是焦土。

差吕布挖掘皇室陵寝,盗取金银财宝。纵兵掘官民坟墓,盗其陪葬财物。

曹操劝袁绍乘胜追袭董军,袁绍以军队疲惫为由,拒绝出兵,其他诸侯也同意袁绍做法,诸侯各怀鬼胎,不想损兵折将。只有曹操领军星夜追袭董军,欲救回汉帝。曹操中李儒计,被董军所败,几乎丧命。

曹操在其他诸侯不乘胜追击董军情况下,为何领军追袭董军?

为大义,为国除贼。前期的曹操是一位忠臣,扶汉室,想重振朝纲,为国为民。向王允借宝刀暗诛董卓失败后,回家乡,招募义兵,矫诏天下诸侯共诛董卓。这是为了忠义,诛杀祸国权臣。

战机难得。曹操反问其他诸侯,董贼焚皇宫烧民房,劫天子迁都城,海内震惊,天理所不容,现在是势穷力竭,只需一战便可安定天下,为何还迟疑不决?诸侯自保不想追击董军,曹操明知孤军作战凶险,董军新败,携天子迁都长安。但是敌军军心已丧,战斗力低下,战机难得,正是乘胜追击,攻击董军的最好时机。

曹操追袭董军失败后,见袁绍言,见诸侯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我自己为你们感到耻辱,引兵投关东去了。从此曹操对诸侯,对这个天下失望了,开始争霸天下。

孙坚救灭宫廷余火时,得传国玉玺,占为己有。孙坚为何不上交,占为己有?

传国玉玺代表皇权,皇帝的身份象征。拥有传国玉玺,象征天命所归,有当皇帝的气运。孙坚得传国玉玺,皇帝当不成,因传国玉玺丧命,孙策用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兵三千,作为原始创业资源,打下江东基业,其弟孙权称帝。传国玉玺确实给孙家带了皇者气运。

孙坚有异心。孙坚从宫殿井中得传国玉玺,程普言,主公得此玺,必有九五之分。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孙坚曰:"汝言正合吾意"。这里可以看出孙坚有称帝的雄心。

袁绍知道孙坚得了传国玉玺后,令孙坚上交,袁绍也有异心,也想私吞传国玉玺。孙坚立誓:"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袁绍写书一封与荆州刺史刘表,教其路上拦截夺之。

传国玺是个烫手山芋,此时众诸侯还没有反意,大都心向汉室,谁得传国玉玺不上交,是被认为大逆不道的叛国贼,天下共诛之。汉室宗亲刘表本是皇室子孙,更加拥护汉室,知孙坚得传国玉玺不上交朝廷,不会放过孙坚。刘表领军拦孙坚归路,双方大战,孙坚兵败回江东,双方结怨,后来,孙坚听袁术计策,双方联合攻击刘表与袁绍。孙坚领军与刘表大战,中计,被乱箭射死。

袁绍与公孙瓒相夺翼州,双方结怨,相互交战。赵云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救了身危的公孙瓒,改投公孙瓒帐下。公孙瓒认为赵云不是心腹,没有重用,只安排他领军殿后。双方大战时,赵云屡立战功。刘备率军相助公孙瓒,初识赵云,相见恨晚。赵云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为人忠义,发现公孙瓒也跟袁绍一样,毫无救国之心,只图自身权势,遇刘备,感刘备仁义,只是一时无法离开公孙瓒,投身刘备。后来,公孙瓒被袁绍所灭,赵云落草,一次关羽部将周仓战马被盗,寻上山寨找马,却被赵云击败,回军队报信,刘关张一同前来讨伐,结果刘备认出赵云,赵云立即下马来拜,从此追随刘备,刘备得猛将赵云,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