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欧阳修的无心之过,却实实在在地扳倒了范仲淹!

2020-08-02 16:42:11 作者: 《朋党论》—

每每回首历史的时候,“变法”始终都是绕不过的一个梗。从“商鞅变法”到“戊戌变法”,它贯穿了每一个封建王朝,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变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而变法的推动者,结局往往也令人唏嘘。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人物,也是以推行“新政”闻名于世的范仲淹

第一次认识范仲淹,可能就是初中的那篇《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把范仲淹的名字刻在了所有人的心里。只不过,当时的范仲淹已经被贬黜。

和所有变法一样,范仲淹在变法之初是得到统治者全面支持的。宋仁宗登基之后,内忧外患日趋严重,为了扭转这个局面,他不得不重用有改革大志的范仲淹。范仲淹为了试探仁宗皇帝的变革决心,就上了一道《答手诏条陈十事》,除了十条建议覆盖国家的方方面面外,范仲淹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

这有点类似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可以打动他,但是,他却祭出了《隆中对》,以此来试探刘备的长远规划是否和他一致,要么一拍即合,要么分道扬镳。范仲淹可能也是这个意思

以当时的情况,宋仁宗肯定不会拒绝,范仲淹提出的十个建议,除了军队方面的建议之外,被悉数采纳。接下来,范仲淹就开始风风火火地全面推行他的变法,在历史上被称为“万历新政”。“万历新政”的举措很多,但他却先从“科举改革”下手,而科举改革也是万历新政的重点所在,可他想不到,一个科举改革就几乎将他置于万劫不复的地步

到了宋仁宗时期,宋朝的科举取士名额达到了高峰,和前面的朝代相比,是唐朝的5倍,元朝的30倍;和后面的朝代相比,也是明朝和清朝的4倍左右。这样一来,造成的局面就是“满地官员”,而且,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还想尽一切办法攀附高官,最普遍的就是“门萌”现象,也就是经常看到的那种以“门生”相称的关系。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网。除此之外,当时还有一种做官方式,叫做“纳粟”,这和后来大清朝的“捐官”一样,就是那些富豪子弟只要向朝廷捐赠一定数量的粮食,就能得到个一官半职。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官场的腐败程度可想而知。当时许多地区的知府竟然都是70以上的高龄,这样的官员还有精力去治理辖区吗?

带这么一帮手下,实在同情仁宗啊!

范仲淹的新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实施,其结局也就不难想象,因为他所挑战的是沉淀已久的封建官僚制度,早已形成利益曲线的贵族士绅们,是绝对不允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迫于皇帝的威慑,表面上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反对,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谋划推翻新政的途径。两朝元老夏竦就是固有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夏竦利用范仲淹爱好书法的特点,找到一个可以模仿他的人,给他的好友石介写了一封有“政变”色彩的信件,继而将这封信转交给仁宗。表面上,宋仁宗是十分支持范仲淹实行新政的,但是,说到底,那也是被形势所逼,没办法的办法。两人之间有信任,但并不牢固,在夏竦的鼓吹下,仁宗也认为范仲淹已经利用“新政”之名建造了一个新的利益集团。仁宗从侧面敲打范仲淹,让他发表对“君子不党”的看法,范仲淹很坦率地说:“正、邪永远都是两个不同的党派!结党的目的如果为了“营私”,应该严惩;结党的目的如果为了造福百姓,那又国家又有什么害处呢?”

范仲淹的回答并没有让仁宗释怀,这可能就是帝王们的通病:怎么闹都行,就是不能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仁宗皇帝也对范仲淹产生了质疑。偏在此时,欧阳修向皇帝上表了一篇《朋党论》。本来是为了力挺范仲淹,却不想弄巧成拙,让仁宗更确定了范仲淹背后有一个利益集团。也许,欧阳修的上书,才是范仲淹改革的转折点

之后,仁宗皇帝一改作风,不但停止了新政的推行,还将范仲淹贬黜到陕西,那些曾经竭力推行新政的官员,也被扣上“范党”的帽子,全部遭到打压,像富弼、韩琦、甚至是宰相杜衍,都被贬到地方为官;杜衍的女婿、大文学家苏舜卿被贬为平民、永不录用;欧阳修也未能幸免,他被贬黜到滁州,这才有了那篇青史留名的《醉翁亭记》!

至此,沸沸扬扬的“万历新政”宣告终结!

封建历史上并不缺乏眼光长远的改革家,但为什么没有一次变革能维持下来呢?归根结底,还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封建专制制度在强调皇帝“独尊”的同时,也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纳为重点保护对象,因此,但凡触动这个根基的变法都会被视为“另类”,失败,也就不算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