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削藩成功的阳谋,建文帝为何不采用,要怪朱元璋给孙子挖的坑

2020-08-02 19:57:14 作者: 汉朝削藩成功

汉朝“推恩令”,又称雨露均沾法,这是汉武帝为了皇权稳固,并且吸取了汉景帝失败的削藩政策,而推出的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目的是达到分化、削弱大诸侯国势力的效果。根据推恩令,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把封地的一部分分给其他子弟为列侯,并报请皇帝赐予这些侯国名号。

汉武帝

汉代的藩王是裂土分封的,分封之地的经济税收军队都由藩王说了算,封地越广,藩王的权力越大。所以推恩令主要是针对封地,要让藩王们除了承袭王位的继承人外,将土地也分封给自己的儿子、表面上是增加了藩王的分封权,还能多几个孩子受益(推恩令之前只有藩王的特定的继承人才能获得封地继承权)。

汉代分封藩王

由于承袭王位的继承人的封地明显少了,而且经济实力,养兵能力大大缩减,分封的藩王也很难齐心,势力也越来越分散,就算将来想要作乱也很难,即便如此还是发生了七王之乱。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推恩令是必然的。有条件,学不来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伊始,因为有患于功臣在内而皇族孱弱,所以决定广建宗室,大举封建。《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明代分封藩王

在朱元璋看来,分封皇室子孙控驭各地,防止外姓臣僚跋扈,便足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使国家固若金汤,算得上长久之计了。但是明朝和汉朝不一样的是,明朝藩王虽然分封各地,但是并没有地方民事和财务权力,没有封地和臣民,只是领着藩王的俸禄,只能掌握少数的护卫军。

明太祖朱元璋

这些藩王对地方驻军仅限于被中央授命的战时指挥权,平时的军队管理和人事等权力则被剥夺。而且大幅度削减宗室的俸禄,亲王从五万石以上减至一万石,许多亲王只有数千石,郡王则从六千石减至二千石和更少。这实际已经把藩王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

但是作为大明王朝九边加藩王的防御蒙古军事体系,朱元璋赋予了分封在北边军事要地的晋王、燕王,皆受命指挥边防大军,筑城屯田,大将军冯胜及傅友德,都曾受其节制,军中大事,二王可直接奏闻,这就给建文帝削藩而带来的“靖难之役”埋下祸根。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削藩

这些镇守军事要地的藩王可以节制边地军队,时间一长,藩王在边军中的威信确立起来,边地的军队一定会唯藩王之命是从,而且这些军队所需要的日常开支,还是由朝廷支出(由于当时是军屯制所以日常开支可以自给自足,但养兵还是需要很大的花费),容易造成朝廷花钱养藩王的兵的窘态。

宁王朱权

再加上这些边地藩王有自己的亲卫,这些“亲卫”名字上虽然不叫什么某王卫队,确实藩王手中实打实的兵权。特别是镇守边地的九个塞王,他们手里的“三护卫”兵马普遍不局限于普通“卫”的编制。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是“带甲”八万,能挂重甲的精锐就八万。宁王还不是实力最大的,秦、晋、燕的军队怕是还在他之上,再加上常年带兵在边地官兵中的威望,足以对朝廷造成威胁。

朵颜三卫

虽然明朝拥兵百万,但是宁王的“朵颜三卫”差不多是当时最精锐骁勇的部队,燕王的部队也毫不逊色,以至于后来担任“清君侧”的主力部队,就是燕王自己的亲卫加宁王亲卫加北平大同这些军事重镇的边军,等于是拿一国精锐与国家其他部队抗衡。建文帝的态度

那么建文帝对于推恩令是什么态度呢?《明史》记载,当时有人提议搞推恩令,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上疏“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这个建议比汉朝的推恩令更进一步分化藩王的势力,既立足于推恩,却优于推恩,不但在推恩的同时,还使得分封的藩王不能长久的聚在一地,能够很好的避免藩王形成割据势力的可能性。

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的态度就是“书奏,帝颔之”,然后就没有然后,看来他的态度也只是点个头,然后不采纳。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建文帝内心是到底怎么想的,但是在《明史·黄子澄传》发现了些苗头: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比即位,命子澄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谓曰:“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子澄顿首曰:“不敢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