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封建势力,兴盛于魏晋南北朝的“门第”

2020-08-02 19:56:56 作者: 新的封建势力

封建贵族世袭的特权制度,早在战国、秦汉间被打破。然而却在东汉末年出现了一种变向的贵族势力,那就是“门第”而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俨然形成了一种新的封建贵族势。

在之前的文章中叨叨提到过,门第是灭亡东汉的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反而越发强盛了呢?今天叨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门第这个变相的封建贵族时势力的形成以及它对当时的中国有哪些影响。门第的形成

于那么东汉末年,权门士族们在政治上占有极高的位置,他们为了便开始操控察举制,把天下士人纳入自己的门第之下为己所用。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就要提到东汉的官员选拔制度“察举”。“察举”与“征辟”是东汉士人入仕途的两种途径源于西汉,大致可以分为前贤良与后孝廉,此制度的的形成,是为了一面使布衣下吏皆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将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得可以让全国各郡县平均参加中央政府的官员选拔,有助于大一统政府的长期平稳,让当时的政府渐渐的用一个客观的标准,让政府性质超出王室的私人关系,而做到独存。

“察举”与“征辟”可以说是让后世政府转变为科举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标准。但是本为一件好事却让人钻了空子,把本属于中央政府的人才输送道路变成了培养个人门第的途径了。因为察举是由个地方长官在自己的辖区内进行考察可以直接推荐给中央的,而在推举的过程中并无任何的明确标准,因此极其容易舞弊,一是权门请托,二是报恩,故而使天下仕途渐渐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级手里去了,这就代表门第势力的正式形成门第及变向的贵族,东汉统一政府再次变成了封建政府,也为后来的东汉分崩埋下了隐患。九品中正制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为了防止舞弊提出了九品官制度。为了避免无标准和私人关系牵连。提出管制等级一说: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九品。州牧(大中正),郡县(中小正)各郡中正可以就所知汇报给本州大中正,大中正得根据其情况评定官员的品级和进退。虽然是在当时情况下的一种权益之计。察举仍归地方,但州大中,正必须由中央进行任免。尽管如此集权管理当时的政府仍然不知氏族门第势力早已成型,九品中正制正是为他们安利一个制度上的护身符。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性寒人无寸金之路。在此形式下士族大家虽无世袭之名,却仍有世袭之实际。

学校与考试制度的颓废

到了魏晋南北朝后期,官员的选拔由察举与学校考试并行。东汉的开始的经学造成了门第形成的另一个原因。门第势力的形成,学校的考试的制度就不再受到重视。天下分崩离析,学校早已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中央威严已倒王政转为家传,高门弟子们便不顾不进国立之太学经学。国立太学本为传统六艺与礼乐教学。而当时的名家贵族风尚主要就是庄老的清谈玄学。六艺与礼乐本求致用,可是在庄老的清谈玄学面前却被贵族看不起,从此中央便再无滥用人才的通道和权利,又如何再能鼓舞人心来学习中央的教育呢?

南渡与北留门第不同之境遇

九品中正制已成为门第势力安置上的一个重要的护身符。东晋南迁中原衣冠追随者打着追随王室的美名,却是在政治上自提地位的重要手段,故当时便有“桥姓与吴姓”之别。过江者为桥姓,东南者为吴姓。此时的中央政府本属虚置,只得为继续保证王室统治而进行破格提拔。则致使士家大族获得更高的特权利益,吴姓本为东南原著民却只得任其剥削。南渡者都是清流名族,在当时都是享有高位。南渡确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地位,把南疆看作殖民地而已。

北方门第未南渡者也在北方留存下来,但是北方的门第与南方门第却大不相同。他们比南方门第门望较次。他们在胡人的统治下不得不厚结民众,而博得异族统治的重视。处于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心理上有戒防实时抱有体恤同情之心。故而北方的门第形成为一个大家庭制。大家团结一致北方的异族也不敢轻辱。南方的门第早有地位,故而不愿意再去经心事务沉浸在庄老的玄学清谈中自由快活,北方门第在异族的统治下隐忍合作勉励功业已存全,终归把握到北方的政治中心势力,最终成开隋唐之复盛(这便是后话)

总结

其实无论南北门第之功效,北方同化胡族,南方扩展斯文,皆为门第之功劳。故而不当以变相之封建势力,虚无之庄老清谈作为偏狭之抨击。然而当由后世论谈,今天叨叨分享的门第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