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先秦时期属于齐鲁两国,齐的实力更强,为何现今却简称鲁

2020-08-03 00:02:12 作者: 山东在先秦时

说起齐鲁,小伙伴们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山东。这个名称始于先秦时期的齐国和鲁国。

两国分据山东东部和西部,在地盘、经济、军事等方面,鲁国明显处于弱势。

《左传》、《国语》和《史记》中共同评价齐国为春秋四强国之一。然而,如今山东的简称却是“鲁”,齐国心怀不忿,哭晕在厕所。

上图_ 春秋四强国,分别是齐国、晋国、秦国、楚国

姬姓宗邦诸侯望国

《论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周朝的政治制度建立在宗法基础上的,诸侯国议事祭祀遵循着“尊尊而亲亲”的原则。具体而言,各国按照“周之宗盟,异姓为后”排序,鲁国是掌管祭祀的“宗伯”,这一职位与周王室并列,其他诸侯国只能称为“宗”或“宗人”。因此,鲁国有“鲁之班长”之说。

鲁国特殊的政治地位,与其家族出身和历史使命相关联。

周王室和鲁国同宗,自然另眼相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而殷商起于东方,曲阜曾是殷商旧都。西周初年,以武庚为首的“殷东国五侯”叛乱。周公东征,“攻商盖”,“攻九夷”,“灭国者五十”。

凯旋之际,周公因功受封曲阜。由于他要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周公长子伯禽代封鲁国。此后,鲁国“迁庶殷于周”,制定“启以商政, 疆以周索”的治国方略,在周朝的东方起到了教化商人、传播周礼的作用。

上图_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公元前1044年,太公望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齐建邦。他在当地推行“脩政,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营造了宽松安定的政治氛围,同时,“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齐国的工商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形成了“齐冠带衣履天下”的局面。

齐国在太公望的规划下,“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政治地位的不同,齐鲁享受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语。据《礼记·明堂位》记载:

“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

另外,“鲁得立四代之学”,四代之乐也在当地盛行,鲁国享有“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的特权。简而言之,齐国是靠太公望个人殊勋建立的,鲁国是周朝镇抚殷商的东方桥头堡。以“鲁”为名,表示了政治上的正统权威性。

上图_ 周朝版图

地形不同观念各异

齐鲁两国虽同在山东,地形却完全不同。《尚书·禹贡》对齐国有着鲜明的描写:

“海岱惟青州,夷既略,潍淄既道。厥土自坟,海滨广斥。”

齐国初立之际,东濒黄海,南临泰沂,西抵济水,北达渤海,既有适合农耕的平原,又有渔盐之利的海洋,齐国奠定了海洋文化的基础。

《尚书·禹贡》也描写了鲁国的地形: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

鲁国多山,百姓们“择瘠土而处之”,以农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具有大陆文化的特质。

孔子在分析齐鲁两国文化差异时,一针见血地指出: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进一步解释:

“孔子之时,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

这里的知者说的是齐国,仁者无疑是指鲁国,显然两国分属不同的跑道。以“鲁”为名,展现出文明古国对土地的眷恋。

上图_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经济差异各有侧重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太公望在齐国视

“大农、大工、大商”

为三宝,在此带动下,齐国工商业蓬勃发展。齐桓公执政期间,任用管仲为相,

“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

在齐国,商人们

“群萃而州处 ,……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工匠们也是

“群萃而州处,……旦暮从事”

。司马迁为此感叹:

“吾适齐,自泰山属之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

鲁国保持了完整的周礼,时人称赞“周礼尽在鲁矣”。

“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 ,……好农而重民。”

从中道出了其以小农经济为本的社会结构。鲁国遵循“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策略,保障百姓从事农耕和手工业生产。鲁人崇礼重农,构成了鲁文化的独特风格。

上图_ 鲁国大玉璧

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精英普遍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工商业的过度发展造成与国家争夺“山海陂泽之利”。东汉思想家王符挟击“舍农桑趋商贾”的社会风气,斥责工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力,造成

“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织百人衣之”

,应该“省商贾,众农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