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蜀军伐吴,孙权提出还荆州求和,刘备为什么不答应?义气呀!

2020-08-03 17:51:00 作者: 75万蜀军伐

刘备率军伐蜀,孙权提出归还荆州以求和,刘备还不答应?如果真有这么好的事情,刘备肯定会高兴的跳起来。不费吹灰之力,拿回荆州,还不让刘备答应,估计刘备自己就会问了,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让我答应呀?在正史中,孙权主动归还荆州议和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除非孙权脑袋进水了,将辛辛苦苦夺回的荆州又拱手送人。

所以,归还荆州议和这件事,只可能发生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也必然不能答应,否则,还怎么对的起一个大大的“义”字。“义……义……义……”,这才是演义要宣扬的主旨,至于事实如何,谁关心呀。

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史上的情况。

《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刘备称帝之后,欲伐江东,“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并没有提归还荆州的事情。

《三国志·吴主传》中也记载了孙权采取的措施,“(黄初)二年四月,刘备称帝於蜀。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关于三国的可信史料中,均未找到孙权主动归还荆州的记录,仅是请求议和罢了。

我们来看当时的情况,刘备四月登基,当月孙权就从公安搬到了武昌,亲自督阵。这是为什么?因为孙权下定了决心,是决不会放弃荆州的。要不然,刘备大兵压境,待在公安多安全呀,远离吴蜀边境。

而且在《魏略》中记载,孙权得知曹丕篡汉,刘备称帝之后,也有称帝的想法,即“遂有僭意。而以位次尚少,无以威众,又欲先卑而后踞之”。孙权之所以没有称帝,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威望不够,所以,他筹划好了一个非常好的计策。先向魏称臣,表示谦卑恭顺,之后对魏国傲慢,那么魏国必然会伐吴。魏国伐吴,就会惹怒吴国众臣,这时候孙权借助众将之怒,全力抗魏,就可以得到拥护,顺理成章的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威望。

孙权有了这个打算,他的行动就是“深绝蜀而专事魏”,跟刘备和谈,只是拖延一下时间,以便调兵遣将,做好大战刘备的准备。而且,不管是跟蜀打和跟魏打,只要有仗打,孙权就可以借机提高自己的威望,干嘛不打。只是他很清楚,不能学关羽,同时被两方打。事实也是如此,刘备一出兵,孙权就派使者请求魏国的支持,并从容不迫的做好了所有抗蜀的安排,大败刘备于夷陵。

同样的,刘备作为一位混迹江湖这么多年的政治老手,岂能猜不到孙权的小算盘。所以,孙权来议和,刘备毫不犹豫的一口回绝。他的目标是拿回荆州,以便实现“隆中对”中,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远大目标,不给荆州,没的谈。这是诸葛亮给刘备挖了个坑,刘备待在坑里面很舒服,劝都劝不出来呀。

这时,还有魏国在。如果刘备真的打赢了,拿下了荆州,刘备可能灭了孙权么?很简单,不能,因为曹丕不蠢呀。曹丕会想,你还想学关羽,给我来一个拿下襄樊,直向宛洛,直捣魏国老巢,想的美。曹丕必然会出兵打刘备。刘备也知道他灭不了孙权,但是如果他击败了孙权,趁孙权喘息之机,扛住曹丕的进攻,稳固住荆州,还是有可能的。

到了《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可是赛过亲兄弟的情义。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这可是曾经的誓言。而且,刘备从一出场就以仁义示天下,救孔融,助陶谦,三让徐州;帮刘琦,得荆州;刘璋不义,再取益州;连登基做皇帝都要孔明设谋,装作是被迫的。刘备的“仁义道德”,在《三国演义》中就是一面大旗,怎么可以倒下!

所以,在演义中,把孙权描写的猥琐异常。刘备七十五万大军刚出发,孙权就开始告饶了,主动答应把妹妹孙尚香送还,还哭着喊着要割地赔款,都还给你了,我打不过你呀,我的不对呀,我们讲和吧,刘哥哥呀。

刘备当然要义正言辞的嗤之以鼻了,怒道:“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碧眼小儿,洗好了屁股,等着你刘哥哥,不打到你屁股开花,咱不算完。

多么的大义凛然呀,佩服,佩服呀!

结果呢,似乎有点不尽如人意。刘备被黄毛小儿陆逊给揍了。刘备这暴脾气,一气之下,我不活了,遂卒于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