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从故纸堆里看见人性和温暖

2020-08-03 23:21:26 作者: 《明朝那些事

后来便是更多的太监宫女,共同说着一个谎言,只为骗过一个人。守着一个一个共同的秘密,共同将那个孩子抚养长大。我较小的时候看到“其母将其藏于内宫深处,至六岁,帝知”,只感慨于他母亲的聪慧,想象过一个小小的孩子,整日待在黑漆漆的屋子里,白天几乎不能出去见人,晚上出去的机会也不多。就这样凄凄惨惨、提心吊胆地长到六七岁,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直到我看到《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的讲述,我才意识到,无论那个母亲怎样聪慧、如何小心,都不可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将一个孩子的存在遮掩长达六年之久。她能做到,是因为有很多人在帮助她,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十个二十个,而是很多很多个。他们是在宫里常年累月过着无聊人生的宫女,身体残疾却在王朝后期容易走向历史前台的太监,看见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侍卫......身份不同,爱护一个小生命的善意是相同的。所以,那个小孩童年时可能不像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的皇子那样,物质生活极为满足,但他应该获得了最多人的善意,不为名,不为利,就是单单纯纯的“人性本善”的那种善意。

最后是一个太监和那孩子的母亲自己。那个太监姓李,是皇上的梳头太监,当皇上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孩子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不告诉皇帝那个孩子的存在,自己活着;二、告诉皇帝,自己死去。在纠结了很久之后,他选择了第二种,因为忠心——对皇帝的忠心,也因为善良——只要那个孩子一日不被他的父亲认可,就一日不算真正的安全。到底哪个多一点?谁知道呢?至于孩子母亲的死亡,几乎是注定了的,让那个女人忍受孩子的存在,已经是她的极限了,为了自己孩子的安全,她选择自己死去,没有一丝犹豫。这是古往今来永远不变的、创造众多奇迹的、来自母亲的爱。

还有一个人叫方孝孺,就是那个被很多人讨论的方孝孺,有人钦佩他的气节,有人说他是愚忠,几百年来吵个不休。最开始书生意气,坚持孝忠那个已经逃跑的自己的君主,不向谋朝篡位者俯首称臣,不为他歌功颂德,直到他被灭十族。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儿之子、己之同族,母之父、母之母、从母子,妻岳父、岳母,再加上自己的学生一族,共八百七十三人。自己最终也被千刀万剐。如此残忍的后果,让越来越多的人批评方孝孺的愚忠——简直愚不可及!我们愤怒地感叹。或许是今时今日的我们再也无法理解古时读书人那种家国天下、士为知己者死、君辱臣死的使命感;或许在生命即将结束、自己的嘴角被划开一直滴血,然后看着亲人、朋友——认识的人一个个因为自己而丢掉性命,失声痛哭的方孝孺自己也是后悔的,没有人能对这样多生命的逝去无动于衷。是愚忠?是勇敢?是一时的书生意气?是是一生的君臣相随?谁又能真的说得清呢?

最后一个人是袁崇焕。关于他,我之前知道的都是他是明朝最后的长城,我一直相信,为了那推倒他反间计和落在他身上的三千六百刀伤心不已:皇帝的疑心病真的太可怕了,可怕到让心的主人失去理智,自毁长城。现在作者说,其实他是清朝人为明朝造出来的一座长城,它越宽广雄伟,越抵御外敌,越能显示崇祯的愚蠢,显示明朝的气数已尽。这倒也说得过去,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有一个朋友曾悲观地认为,历史不是真相,只是故事,有人参与的事,真相并不那么重要。

的确,史官大笔如椽,记录着那些消散在历史长河中的人和事,很少有史官史官像太史公一样为了一个真相不惜自身,所以历史总会和我们开玩笑,和它所记录的人物开玩笑。但随着我们越来越了解它,真相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近。历史的美丽也正在于此,我们总会看到他们最接近人性的一面。然后知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的人性与情感都是相通的。

然后呢?然后指导自己的行进方向。为什么作者在最后讲了徐霞客的故事?在讲述完一个王朝兴衰存亡、无数王侯将相的宦海沉浮归于黄土之后,他讲了一个格格不入的探险家的故事,这个人可以因为一片景、一句禅语和一个陌生人翻山越岭,然后在好友病死途中之后一个人继续约定,与好友的骨灰共享一个静谧的早晨。他是书里十成十的异类,却也色彩鲜明得让人艳羡。为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都有自己的一生,都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时区。你不必焦虑,也不必遗憾,你过的,是你自己的一生,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替你做选择的一生。选择的标准由你制定,结果由你评判,你要做的只是珍惜春光,问心无愧。

问谁的心?

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