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2020-08-04 08:57:24 作者: 滴水之恩,涌

古代皇帝建国之初,由于各种原因,时有屠戮功臣之举动,最典型莫过于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他们信奉“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可以共患难,但不一定能共富贵。杀得最多的也是朱元璋,下手狠毒令人发怵。但是却有这么一家人,非但没有遭重反而被赏赐有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朱元璋生于农民家庭,务农为生,“农业艰辛,朝夕彷徨”,天有不测风云,至正四年,蝗旱,大饥疫。这一年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不幸的一年,也是痛苦的一年,他的父亲,母亲还有大哥饿死了,当真是人间惨剧。而且当朱元璋来到地主刘德家中,想要讨要一块埋葬家里人的土地之时,刘德当然不给,反而大声呼叱。邻里邻间都为他感到可怜,最后还是刘继祖给了一块地让朱元璋得以埋葬亲人,“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下葬时却也是没有棺椁,只能用破旧衣裳包裹。之后这段事情被刻在了《御制皇陵碑》上,原文“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感情浓烈,让人不忍卒读。

可能刘继祖当时也是地主发衣服善心而已,得到回报的可能是没有的。谁也不可能想到,这个家里饿死人的家庭中竟然能出来一位皇帝。埋葬父母之后,朱元璋做过和尚,当过乞丐,加入了起义军,获得老大赏识,一路升迁打仗,最终荣登大宝。《明史讲义》言:“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镰”。

于是在洪武十一年的时候,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封他的妻子为侯夫人。虽然那时候他们已经不在了,但是还是赏赐给了他们的后人汪文,刘英粟帛,并免除凤阳地方的徭役赋税,世代不贡。并且记载刘继祖于《万历野获编》中:“洪武十一年,诰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其词略云:朕微时罹亲丧,难于宅兆,尔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见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憎以侯,并赠其妻委氏为侯夫人,何为文以祭。宅兆即今泗州祖陵是矣。不讳发潜之事。不忘马鬣之恩。存故旧,报德施,大哉圣孝。真只千古矣!刘继祖。字大秀。”而且朱元璋对此多有感慨“朕昔寒微,生者为衣食之苦,死者无阴宅之难,吁,艰哉,尔刘继祖发仁惠之心,以己之沃壤慨然惠朕,朕得斯地,乐葬皇考妣于是,至今难忘。”

待人真诚,常怀善心,说不定哪天就能得到回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古人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