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抗战名将殉国后,士兵在他口袋里发现一封信,无不痛哭

2020-08-04 22:15:54 作者: 这位抗战名将

1937年10月16日,忻口战役中,第9军军长郝梦龄壮烈殉国,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战后,老蒋追晋郝梦龄为陆军上将,并亲笔题写祭文,远在延安的主席也亲笔写道:“(郝梦龄)给了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那么,这位郝梦龄将军究竟有什么故事,竟能受到国共两位领袖的盛赞呢?

郝梦龄1898年生于河北藁城县(今石家庄藁城区),毕业于保定军校,后来在冯玉祥的西北军效力,但因老蒋一直倡导“攘外必先安内”,让郝梦龄非常反感,为了不再打内战,郝梦龄几次提出辞职,但都没有被批准。

到了1937年,郝梦龄再次提出辞职,仍然没有被批准,还被派到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但是,就在郝梦龄去四川的路上,突然听到了日军发动七七事变的消息,郝梦龄义愤填膺,立刻北上,请缨抗站!

在路过武汉时,郝梦龄回到家中,准备跟家人告别,但是,看着可爱的妻子儿女,他始终难以开口,只好决定留下一封信。

当晚,郝梦龄在书房中写了撕,撕了写,最终将写完的信放在抽屉里。

他的长女郝慧英趁父亲出去的时候,把那封信偷偷拿了出来,只见上面写着:“倘余牺牲后,望汝孝顺老母,教养子女,对于兄弟姊妹,也要照顾,故余牺牲也有光荣……”

第二天,郝梦龄对孩子们说:“我爱你们,但是我更爱我们的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在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然后,转身北上,再也没有回头。

当时山西的局势,用“十万火急”来形容也不为过,随着大同等地的失守,阎锡山心急如焚,调集了20多万军队,打响了忻口战役。

进入忻口后,郝梦龄被任命为忻口防守总指挥,负责南怀化等阵地。战前,郝梦龄召开誓师大会,面对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声嘶力竭地喊道:“此次抗战是民族战争,胜则国存,败则国灭,只许胜,不许败!现在大敌当前,我决心与全体官兵共存亡!”

将士们挥舞着步枪和大刀,齐声喊道:“誓与阵地共存亡!”

他们的当面之敌,是日军中的王牌劲旅,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师团长就是臭名昭著的板垣征四郎,以“中国通”自居,非常狂妄,叫嚣着要在忻口全歼中国军队,全面占领山西。

很快,日军开始向南怀化等阵地发起冲锋,飞机、坦克、大炮轮番轰炸,郝梦龄率领部队拼力抵抗,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短短数天内,南怀化阵地就在敌我手中易手13次,日军始终没有办法完全占领,郝梦龄在日记中写道:“日寇火力迅猛,我部损失惨重,但阵地未曾丢失,壮哉也!”

1937年10月16日凌晨,郝梦龄趁着夜色,对日军发起突袭,接连攻克好几个山头,一直打到拂晓。郝梦龄深知白天作战之艰辛,不如扩大战果,减轻部队的负担,于是便命令部队一鼓作气,继续向日军阵地发起攻击。

但是,危险很快就发生了,日军的重机枪一通扫射,郝梦龄躲闪不及,不幸腰部中弹,壮烈殉国。与他同行的刘家麟将军上去抢救,也不幸中弹牺牲。

战后,士兵们给郝梦龄清理遗体时,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信,上面写道:“余受命北上抗战,亦决不惜一死以殉国,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战,誓当以沙场为归宿……”大家看完后,无不痛哭。

郝梦龄殉国的消息传来时,举国悲痛,老蒋、主席、冯玉祥、阎锡山等人都送上挽联,极尽哀荣。

在郝梦龄的追悼会上,他的妻子拿出郝梦龄临行前写的那封信,长女郝慧英哭着读道:“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于世界之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此可谓得其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