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交响曲

2020-08-05 03:21:22 作者: 贝多芬的交响

乐圣诞辰250周年

最好的纪念

是听懂他的音乐“英雄”交响曲

1802年至1803年,贝多芬的人生走到了顶点,除了荣耀与曾经的辉煌,也伴随着生活中的危机和转折。他那封感人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1802年11月)就是最好的证据,当时耳疾已经不期而至,最终难逃失聪是已知的宿命。后世大量资料佐证,那个时候贝多芬的艺术理念也在改变。学生车尼尔回忆,“大约在1803年,他对朋友小提琴家克鲁姆费尔茨说:‘到此为止,我写出的东西都差强人意,从现在开始要另辟蹊径。’”更早些(1802年11月),他对出版商描述《钢琴变奏曲》op.34和随后的交响曲op.35“采用一种全新方式创作而成”。当然,《第三交响曲》的终曲乐章——被后世称作《英雄变奏曲》的作品op.35,它就像一册写完的日记本,合上最后一页与曾经的自己告别——是完全独立的。瓦格纳描述这个主题是“最初的曲调”。的确如此,它具有潜在的基本主题模型的特质,从而成为《“英雄”交响曲》终曲乐章大幅度交响性发展的基础;同时它是一种回归,是向贝多芬曾经采用过的舞曲(contredanse)呼应。在芭蕾舞剧配乐《普罗米修斯的子民》(op.43,1800-1801年)中,舞曲也出现于最后一个乐章。事实上《“英雄”交响曲》终章本身就是一个理想化的、普罗米修斯般的舞曲乐章。

贝多芬通过整部《“英雄”交响曲》昭告世人,自己正在探索新的领域。在那里充满崇高、雄浑,如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一样,诸如《克鲁采奏鸣曲》(op.47)、《华尔斯坦奏鸣曲》(op.53)、《热情奏鸣曲》(op.57)以及《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op.59)等,都与《“英雄”交响曲》呼应着。《第三交响曲》(1806年)最初版本的全称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个伟人而作”。在1803年,贝多芬就完成了这部交响曲的主体部分,当时打算命名为“波拿巴”。在那个年代,拿破仑无疑是时代风云人物,他与黑格尔和歌德一起是伟大人格的化身,注定要引领世界历史发展方向,世俗世界里要实现法国大革命的理想……1804年4月,身在维也纳的贝多芬获悉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他怒发冲冠,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指责他“不过一个凡夫俗子,如今就是一个践踏一切人权的暴君。”

贝多芬心中的英雄,就是那个为人类解放而奋斗,不惜自我牺牲的人,就是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虽然如今有太多的坊间轶事把《“英雄”交响曲》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并促成这部交响曲,但我们依旧不能确信在贝多芬心中真的存在一个确定的历史人物成为这部交响曲的原型,更不用说存在实际的或想象中的“英雄生涯”了。从《“英雄”交响曲》中体会的贝式英雄主义打造了这部交响曲,从内涵到外延都崇高而伟大——这是贝多芬音乐进入新时代的特点。

贝多芬用“崇高”的E大调来写《第三交响曲》,好似对既有的一切判标准进行了一次降维打击。主题和节奏的冲突体现贝式英雄那种不可遏止的锐气,主题凭着这股锐气展现自身并获得最终的形式。(第一乐章开始坚定的和弦和接下来乐思丰富多姿的呈现都相当独特。)结构完全没有受到主题乐思爆炸性力量的冲击——这个乐章的结构相当严谨、紧凑。

这部交响曲的中心是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很慢的柔板”,采用的是“葬礼”这一题材惯用的C小调,这个乐章和钢琴奏鸣曲op.26中的葬礼进行曲形成对照。人们不需在记忆深处寻思某个具体人物的葬礼——贝多芬将听众带进怀念情绪,感人至深,进行曲的主题在乐章结尾分解为碎片。用狂放不羁的圆舞曲打造的诙谐曲其实是引子,成为引出终曲乐章。在终章,贝多芬借着顺势而来的冲力借用舞曲主题构建了一个全新世界,将之前幽暗的情绪被一扫而空。

《“英雄”交响曲》于1805年4月7日首演,此前,它曾经献给洛夫科维茨亲王并在宫廷里演奏过。当时许多听众无法理解音乐中“庄严、大胆的乐思”,反而觉得音乐不够“轻松,明了、和谐”。当然也有其他的评论:有人高度评价贝多芬“给黑暗以光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深刻、和谐的气质”,称赞《第三交响曲》是“迄今为止贝多芬以卓异创造力所作的最广博、最天埃格蒙特序曲

《埃格蒙特序曲》是贝多芬为歌德同名悲剧而写的戏剧配乐,也是应霍夫堡宫廷剧院(Hofburgtheater)艺术指导委托而作,这位仁兄打算排演歌德的《埃格蒙特》和席勒的《威廉·退尔》。据车尔尼所说:贝多芬原本对《威廉·退尔》感兴趣,可惜《威廉·退尔》已经交由维也纳作曲家阿达尔贝特·基洛韦茨创作完成。

贝多芬在1810年8月21日的书信中提及:创作《埃格蒙特序曲》是出于对诗人的爱戴。后来贝多芬把手稿送给歌德,在附信中写道“如此精彩的埃格蒙特,我第一次拜读。我是用着同您一般火热的眼神与激情来创作这首曲子……期盼着您的观感……”(1811年4月12日),歌德也礼貌地予以回应。

1810年7月15日,《埃格蒙特》第一次带着贝多芬的音乐被搬上舞台,安东妮·亚达姆贝格(Antonie Adamberger莫扎特《后宫诱逃》中贝尔蒙特扮演者的女儿)担任克雷馨一角。贝多芬的序曲并没有概括全部剧情,却准确把握了歌德作品的精髓。肃穆的开头采用阴郁、压抑的F小调(和《费德里奥》地牢一场的调式相同)。主题沉重感人,将听众带入冲突和痛苦的英雄世界。主部主题是快速的四三拍,炽烈如火,结构的方向感十分鲜明,贝多芬不用去操心戏剧发展中不同阶段和不同人物;呈示部、短小的展开部、再现部组成的音乐构架具有叙事曲全部特点,戏剧冲突发生在快板的结尾——不屈不挠、不断向下冷酷冲击的动机(和乐曲开头的持续音型很相似)成为戛然而止的前导。由“ppp”(极弱)的力度标记进入有活力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这里F大调的狂放胜利进行曲预示戏剧配乐最终将成为一部“凯旋交响曲”。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