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了洛阳城旁的隋朝千年粮仓,专家称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

2020-08-05 15:37:00 作者: 考古发现了洛

隋朝时,在洛阳附近建造的巨型粮仓,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回洛仓”。

2014年,“回洛仓遗址”作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成功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隋炀帝继位后,大搞基础建设,不但挖通了贯穿南北的隋唐大运河,又在运河沿线建造了数座大型粮仓,用来储存从南方运来的粮食,以及北方征集的余粮。

回洛仓就是修建在洛阳城外,现在洛阳小李村的一座隋朝时的超大型国家级粮仓。这座粮仓主要用来供应东都洛阳城内的皇族、大臣和百姓们所需要的粮食。同时,还可以运往关内,供给长安的粮食需求。在炀帝北伐高丽时,还可以从这里将粮食通过运河调往北方,供给出征的北伐将士。

据史料记载,回洛仓内储存的粮食,一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还没吃完。仓中储存的粮食,经历了一二十年的时间,竟然依然可以食用。回洛仓高超的仓窨建造工艺,让专家们一直迷惑不解。

好在经过考古工作者们辛苦的考古发掘之后,终于揭开了回洛仓的建造工艺之谜。

仓窖的修建,是先在生土上挖一个外直径13至15米、内直径10至12米,宽约3米、深1.5至2米的环形基槽。基槽内进行夯打,形成坚实的仓窖口,防止渗水、坍塌。

然后,将内层土挖去,形成一个深7到9米左右,口约10米,底约7米的缸形仓窖。仓窖挖成后,用火烧烤仓窖壁面,让坑内保持干燥,增加表面硬度,减少虫害。

之后,在烧过的仓窨壁面再涂抹一层约20到25厘米厚的青膏泥。青膏泥粘度大,渗水性小,可以起到密封、防水、防腐的作用,类似于现在做个密封加防水层。这些青膏泥也发现有长时间火烤的痕迹。

最后,在青膏泥上再钉铺一层3厘米厚的木板,用木板进一步隔离潮气。在墓葬中,一般还会加上一层木炭层,但这是粮仓,使用了木板替代了木炭层。木板上再钉一层席,就建成了一座可以用来储粮的大仓窖。

粮仓位于地面之下,还可以保证储存粮食温度的相对稳定性,增加粮食的保质期。

据测算,每一座这样的仓窨,大约可以储存30到50万斤的粮食。

根据最新的考古数据,回洛仓的仓城为长方形,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城墙厚约3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整个仓城由仓窨区、管理区、道路和漕渠几部分构成。经推算,回洛仓的仓窨约有700座上下,目前已经钻探出了200多座。

回洛仓是古代防水、防潮、防腐、防虫、密封等精湛技艺的结合体,凝聚了古代工匠们的杰出智慧,是中国古代工程的伟大典范,也是中华文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