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有这个机会,那岳飞肯定没有现在的名声这么大了,因为此时根本不用冤杀岳飞了,岳飞自己会把自己整死。
毕竟当时南宋的国力有待恢复,而且南宋的将领并非都是岳飞、吴玠、吴璘、韩世忠、刘琦、李显忠同类,在南方还不是非常稳固的情况下,全力北伐,很有可能造成满盘皆输。这就像三国时期袁绍的官渡之战一样,原本的优势打成了劣势。如果有了曹操的实力,打一次赤壁之战倒是还可以接受,就像太宗、孝宗北伐一样,失败了至少还可以保有现有领土的稳固。
所谓的“直捣黄龙府,迎回徽钦二帝”,在正史中只是某个时间段的口号罢了,而评书中却对此作了大肆渲染,说的好像必然能够实现似的。当然,不否定实现的可能性,只是难度太大。战争毕竟不是玩游戏,而是需要有强大国力支持和全局的协调部署的。
当时南宋的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几十万大军全力北伐,如果全面收复北宋的领土,中原地区易攻难守,宋军面对金军的骑兵和步兵,在中原地区会遭受重大损失。所以,历史上的赵构,在黄淮之间建立了上百里的缓冲地带,这是当时的南宋国力和将领的总体状况决定的。金军很难冲过来,宋军也很难杀过去,即使冲过去了,占领了部分土地,双方也都很难守住。
在1140年北伐中,东部战场取得江淮流域的部分城市后,就令张俊(辖王德)、韩世忠、刘光世(辖刘琦)、杨沂中等将领就地防御即可,既可以避免杨沂中等将领冒进大败,也可以在东部得到一处粮仓,不过很有可能守不住,因为平原地区易攻难守,而将领的发挥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宋军突袭,金军守不住,金军突袭,宋军也守不住,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西部战场,胡世将(辖吴璘、杨政、李师彦等将领)防线虽然不是固若金汤,但也没有溃败的可能,最多还是互有输赢,跟金军僵持。
岳飞军,此时在中路,如果执意北伐,那就让岳飞去就好了,提供必要的粮食给养,其他的就靠岳飞自己解决了。这种情况下,金军会调集主力全力进攻岳飞军,那东部和西部战线的压力就小多了,正好借此机会整理内政。岳飞军呢,最多占领开封,然后继续北上,那就要奔河北、北京方向了,金军内部虽然也有矛盾,但是被进攻了,必然会全力防守,岳飞的十余万军队能不能拿下北京城估计都有难度,更不要说跑去黑龙江,直捣黄龙了。
从宋金交战的情况看,金军很少有完全溃败或者投降的记录。只有在军队溃败的情况下,自相践踏,或者其他的原因,比如溺死等等,才会造成己方损失很小,对方损失巨大的情况,但是,这需要谋略。比如韩信的背水一战、项羽的突袭彭城。而在没有溃败的情况下,即使取胜,一般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点从《宋史·岳飞传》中,丝毫没有看出来端倪,没看到岳飞用“智谋”,更多的是勇猛,敢拼敢杀,这种打法岳飞军损失也会很大。
史实是岳飞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当他看到自己已经成了孤军深入之势,接到撤军命令就立刻撤退了,还十二道金牌,根本用不着。
岳飞在没有赵构的支持,和整体谋划布局的情况下,想“直捣黄龙,迎回二圣”,基本上是痴人说梦,赵构没什么好担心的。赵构之所以下诏令岳飞撤军,避免孤军深入,白白送命,绝对是心疼岳飞下辖的十余万军队。南宋立国之初,真的不富裕。再加上杜充背叛、郦琼出走等事,都让高宗心疼了很久,赵构应该是从内心深处恐惧岳飞等将领再背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