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作为项羽最得力的干将,为他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把英布封为九江王。可没过多久,两个人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
项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显然是夹杂了大量的个人感情,有英布这样封的好的,也有封的很差的,比如齐王田荣。
田跟项羽的具体矛盾挺复杂,这里就不过多讲述了,反正田荣很有种,在项羽做了西楚霸王的第二年,他就公开的反对了这位武林盟主。不管出于什么考虑吧,项羽必须要给田荣一点颜色看看才行。
项羽调集人马要打田荣,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英布。没想到的是,这英布做了王以后,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到头了,没有必要再把腰带别在腰带奋斗了,他推脱自己生了病,派手下带着几千人去敷衍项羽。
等项羽在齐国作战的时候,刘邦趁机杀出了关中,他会合了几家诸侯组成五十六万联军,一举攻下了项羽的国都彭城。英布的地盘距离彭城不是很远,可他就那么远远的看着彭城沦陷,一把手都没有搭。
项羽这次是真生气了,他几次给英布送信进行责备,要他赶快发兵协助自己。看老大真生气了,英布这心里也慌了起来,他是左右为难,这会再去帮忙吧,万一受到责罚,可不帮忙吧,算了,还是不帮忙吧!
虽说英布做的过分,虽说项羽脾气大,可他还是懂的轻重缓急的,北方齐国跟自己作对,赵国也有帮助齐国的意思,西边老刘带着一群曾经自己的小弟打自己,唯一可能帮得上自己的,还是这个英布,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就不跟他计较了。
要说这项羽毕竟是项羽,他很快就摆脱了齐国的撕咬,带领三万大军回身解救彭城,一番神仙操作之后,把刘邦的五十六万联军冲的屁滚尿流,西楚霸王再现神威,完后又去打齐国了。
项羽是威风了,刘邦可瘪了茄子了,这汉中出的太容易了,轻松拿下关中,很随意的就聚集起五十多万人,易如反掌的抄了项羽的老巢,又这么稀里糊涂的输掉了本钱。
刘邦是越想越窝火,越想越憋气,他对手下气呼呼的说,你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可以帮我成大事的。
这会,有一个叫随何的谋士站了起来,陛下,不知道您想表达什么意思?
刘邦鼻子短促的出了一口气,现在我最想得到的就是英布的帮助,谁要是能去淮南说服英布,只要他帮我打项羽,就能让项羽在齐国拖上一个月,我就有办法拿下天下。
随何一听,老大这后半句明显是吹牛了,可前半句倒是比较靠谱,那行吧,我请求出使淮南。刘邦乐了,我就信了你了,又给随何派了二十个助手。
随和到了淮南,走起了英布太宰的关系,可等了三天,愣是没见到英布的影。随何有点着急了,他跟太宰把话就挑明了。九江王不肯见我,明摆着是觉得楚强汉弱,不想站错了队。您跟他讲,我这次就是为这个事来的,我如果不能说服他,大王可以把我们二十几人的脑袋都摘了去,正好表明弃汉亲楚的立场,你看好不好。
这招果然有效,很快随何见到了英布。
随何一开头就把话题起的很刺激,汉王派我给你送信,是因为他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听楚王的?
英布一愣,这不废话嘛,他是老大,我这个王是他封的,我能不跟他亲吗?
随何笑了,大王和楚王同为诸侯王,却以臣子之礼侍奉楚王,一定是觉得他可以庇护你。可楚王攻打齐国的时候,你却躲在家中,只是派四千人帮忙,这是臣子该做的吗?你要是真的把自己当做楚王的臣子,就该在汉王攻打彭城的时候,奋力护主才对。
说白了吧,你既想得到楚王的照顾,又不想为他出力,这种骑墙的行为,早晚是要坏事的。你不肯帮助汉王,无非是觉得楚强汉弱,但是你错了!
随何的这几句话,那是铿锵有力,振聋发聩,把英布整的一愣一愣的,他张开大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等着随何给继续他讲大道理。
随何继续。
楚王看起来强大,可他不义,他分封诸侯不公平,他杀死了义帝,这也是那么多诸侯会同汉王反对他的原因。
楚王看起来强大,可汉王已经联合了众多诸侯,他们互相作为依仗,会让楚军十分难受。如果楚王打败了汉王,诸侯们更会人人自危,互相援救,楚王就会更加失去人心。
就在这种明摆的形势之下,大王您不帮汉王,还幻想跟楚王站在一头,我实在是不理解。
大王您如果起兵反对楚国,楚王失去了后方的依仗,一定会大军留在齐国数月,有了这个时间,汉王就可以夺取天下。到了那个时候,大王作为有功之臣,肯定会被得到重赏,这整个淮南一带也只能是您的了。
要说这随何的分析,也不一定有多精准高深,但是他抓住了最重要的一点,英布已经和项羽貌合神离了,此时的英布只是在犹豫,随何只是推波助澜了一下。
英布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就从了随何的建议,私下里同意归顺汉王,可并没有跟项羽公开撕破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