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高粱河之战"(今北京西直门外,又称高粱水),是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收复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割让给辽(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燕云十六州"而发动的一场战役,战争的结果以宋军惨败结束,被斩杀一万多人,粮食、马匹、器具损失不计其数。宋太宗赵光义身中两箭,只身乘一辆驴车狼狈逃回。
"高粱河之战"的历史背景
公元976年,刚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也为了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拟兴师伐北汉割据小政权。对于该不该伐北汉,宋庭上下意见实际上并不统一。宋太宗先是开会总结了后周柴世宗和宋太祖赵匡胤二次伐北汉没有成功的原因,认为周世宗伐北汉时是因为疏忽大意,大将史彦超没有守住石岭关而造成全线被动。宋太祖伐北汉是因为天气季节的原因,造成军士多病而被迫终止。以左仆射薛居正为代表的许多人认为不可出兵北伐,只有枢密使曹彬说可以出兵,并认为前两次出兵没有成功的原因并不是北汉强大,而是意外的情况造成的。如今国家强盛,兵甲精锐,如果攻太原(北汉)就如摧枯拉朽,怎么能不成功呢?宋太宗好大喜功,听了曹彬的话决意北伐。
当时的情况是辽(契丹)和宋早已经签订了"友好合约",当辽听说宋伐北汉时,遣使来问,宋太宗志得意满的说"河东逆命,应当问罪,若北朝(辽)不援,合约如故,否则,惟有开战。"
实际上,从后周柴世宗时代起,后周就已经成为了五代十国中最强大的政权,后周柴世宗雄才大略,继位以后东征西讨大有一统江湖的雄心壮志。周后帝病逝以后,赵匡胤陈桥兵变,继承和发扬了周后帝的遗愿,短短几年平南汉、吴越、南唐等割据小政权,客观上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北汉小政权是宋和契丹共同的"屏障"。宋太祖赵匡胤继位以后曾经和宰相赵普讨论过这个问题,赵普对太祖说"太原(北汉)当西北二面,我军若下太原,便与契丹接壤,边患要我当冲了,臣意不如先征他国,待诸国削平,区区弹丸之地,哪里守得住?"赵普的意思就是要保留北汉小政权这个"屏障",争取时间,平定其他割据政权以后,最后一个再来灭北汉。
自从契丹主耶律德光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以后,就对这块地区十分敏感,继任的辽主景宗耶律贤也怕宋来进犯收回"燕云十六州",契丹也认为北汉是防止宋北伐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所以,宋伐北汉,"唇亡齿寒",辽出兵援北汉基本上是国策。
基于以上因素,宋太祖兵分四路,分攻太原。并命邢州判官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部署,主要的任务就是阻击从燕、蓟方面来的辽国援军。
战争过程
宋太祖亲征到了镇州。辽主景宗耶律贤果然派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援助北汉。但辽援军在石岭关遭到了宋将郭进的阻击,被斩杀一千多人,俘获五百多人,辽军败退,一切顺风顺水。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四月,宋军数十万大军包围太原,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北汉小政权终于没有抵挡主宋军如潮的进攻,于五月初投降,北汉政权灭亡。
"醉翁之意不在酒",灭了北汉政权的宋太宗最终的目的实际上是想夺回"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接壤地带,依托燕山山脉和渤海战略屏障,中原农耕文明可以有效的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秦汉以来,中原文明就是依托着燕云十六州的地形,有效的抗击了无数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冲击。五代十国后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发动叛乱,被后唐军队包围在晋阳,石敬瑭为了让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辽)出兵援救,答应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石敬瑭的这一决定让中原历代王朝失去了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的天然屏障,至使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无险可守,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快速机动随时南下饮马黄河。所以,收回燕云十六州,拔掉咽喉的这根刺才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最终目的。
燕云十六州示意图
灭了北汉的宋太宗赵光义马不停蹄的从太原出发,意欲近道伐辽,先夺取幽、蓟州两州。招讨使潘美等多人都建议说"师老饷乏,不欲此行。"但总侍卫崔翰说"势所当乘,时不可机。"宋太宗听了此话决意北伐。
宋军刚开始进展一切顺利,易州辽刺史刘宇献城投降。宋军再攻涿州,辽判官刘原德投降,宋军兵不血刃的来到了幽州城南,并击溃来增援的辽将耶律奚底。
宋太宗令宋偓、崔彦进、刘遇、孟玄結四将各率部军四面猛攻。蓟州、顺州相继来降。但此时的幽州还没有攻破,宋太宗亲自督战,宋军昼夜猛攻,形势对宋军一片大好,这些胜利也让宋太宗滋生了轻敌的思想。
傍晚,辽援军前锋已经到达高粱河。有了前面击溃援北汉的辽军经历,宋太宗听到这个消息不以为然的说"我军不如先去击溃援军,再夺此城。"宋辽两军数万军队在高梁河遭遇,大战在一起,辽兵渐渐不支,向后退却。宋太宗见势,驱众前进。正在此时,忽然有两支辽军从两翼杀出。左翼为辽耶律斜珍,左右翼为辽名将耶律休哥。宋疲惫之师挡不住辽的两路生力军的冲击,渐渐溃退。耶律休哥趁着机会,率军冲入宋中军直扑宋太宗,宋太宗急忙逃离战场,宋军至此全线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