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战役中,明军11万打努尔哈赤6万却输得一塌糊涂,谁之过?
300多年前,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就此划上了句号。世人皆说大明的覆灭是崇祯的责任,却不知早在万历时期就已然注定了。万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很聪明,也创造了万历中兴的繁荣景象,然后期却怠于政事,以至于内部矛盾愈演愈烈,而国力逐渐衰弱,再加上萨尔浒战役,所以到了崇祯,明朝就像身患癌症的病人,已无力回天。
就在万历疏于政事的时候,北方后金却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悄然崛起,就是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短时间内就将明朝的辽东基本收入囊中,而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战役爆发于1619年,也就是万历皇帝驾崩的头一年,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同时也是辽东局势的转折点。因此对于这一战,万历皇帝十分重视,不惜倾全国之力,经过十个月准备,集结约十余万人,号称47万以壮声势。另一方面,又让盟友海西女真叶赫部和朝鲜出兵策应,一起攻打努尔哈赤。可惜,最初的愿望总是美好的,谁能想到如此浩大的兵力却依然被后金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有明显优势的明军在金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谁之过?这恐怕要从2个方面来说。
1、战略的失误
杨镐凭借数量优势,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以希望一举将努尔哈赤兵力围歼。以11万的明朝联军对抗6万的金军,本可以大获全胜,可是杨镐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行军途中的不确定因素。明军主要兵分四路,从四个方向同时进攻后金的都城赫图阿拉:
(1)西路由山海关总兵杜松为主将,率领2万余人,从沈阳出抚顺关,沿浑河右岸(北岸)入苏克素浒谷。
(2)南路由辽东总兵李如柏为主将,率领2万余人,清河出鸦鹘关。
(3)北路由原任总兵马林为主将,率领2万余人,从靖安堡出趋开原、铁岭。
(4)东路由总兵刘綖为主将,率领1万余人,加上朝鲜助战官兵1.3万人,从凉马甸出发。
按理说,这样的布局如果不出意外,肯定能对后金造成重创。然而杨镐没想到的是,四路大军还没出动,努尔哈赤就已知晓他们的战略方针。针对明军的动向,努尔哈赤采取了“各个击破”的对抗战略,即“凭汝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最终让明军惨败。
明军虽然兵分四路,但是恰逢大雪天气,难以行军,杜松和刘綖均请求延期,然而朝廷命令在前,谁也不敢违抗,只能勉强前进,这也导致了士兵们疲惫不堪,影响了后来的作战。而南北二路则路途遥远,道路险阻,无法和其他几路同时到达,这让努尔哈赤抓住机会猛攻杜松带领的主力西路军,最终明西路军全军覆没。在《清太祖实录》中记载:
明总兵杜松、王宣、赵梦麟等皆没于阵。横尸亘山野,血流成渠,其旗帜、器械及士卒死者蔽浑河而下,如流澌焉!
随后,努尔哈赤又利用其他三路未汇合的战机,集结优势兵力,先攻击马林的北路军,在攻击刘綖的东路军,最终东北两路明军都被纷纷击破。此时,明军的西、北、东三路均遭惨败,坐镇沈阳之经略杨镐遂急下令让南路主将李如柏迅速回师。李如柏性情懦弱,行动迟缓,还没来得及与敌军交战,接到命令后,立马撤回了沈阳,可谓是终保一路军全师而退。
2、良将的缺乏
战略的失误并不是萨尔浒战役失败的唯一原因,其主要原因还是人。如果这四路军中有一路顶住了后金的攻击,一旦援军到达,将让后金陷入绝境。只可惜,这四路军的主将几乎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杜松这个人有勇无谋,刚愎自用,骄傲轻敌,急贪首功,所以军队前进的速度是最快的,导致孤立突出,给了努尔哈赤的一个良好战机。当他遭到努尔哈赤的攻击时,后面三路根本来不及救援,结果导致全军覆没。
北路的马林得知杜松兵败后,不敢前进,转攻为守,保存实力,等待援军。他将军队分三处驻扎,挖掘三层堑壕,将整个大营以成犄角之势,构成一个品字形。按理说这样似乎万无一失,但他却忽略了东部的高地,让后金骑兵从高向低冲锋。而且当努尔哈赤示弱时,马林以为后金兵力不足,主动出击,结果却中了埋伏,自此全军覆没。如果他没有主动出击,继续守在营地,说不准会是另一种结果。
东路的刘綎有“晚清第一猛将”之称,只可惜在努尔哈赤假扮明军传令时,却不懂得辨别真伪,而是立即按命令前进,结果可想而知,中了后金的埋伏,战死沙场。
南路的李如柏就更不用说了,行动迟缓,若哪个部队要等他救援,估计得等到下个世纪了。不过也因为他的懦弱为大明保存了一些实力。
除了这两个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气问题。当时明军出兵是冬末春初,此时北方的战马无法发挥全部战斗力,再加上大雪天气推迟了4天,给了努尔哈赤充分的准备时间。而明廷这边求胜心切,根本不让大军停歇,所以兵马远来,长途跋涉,疲惫不堪,还没来得及休息,就遭到了后金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