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在坐上皇位的呢?在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期,不但灭掉了隋炀帝、唐太宗亲自出马都没能搞定的高句丽,反而是他们的儿子却在反对派的蛊惑下,和他们的意见完全不一致,李治也是没办法,结果导致了武则天趁虚而入,他造就出了士族和士大夫都不喜欢的武则天 ,自然也就人为的被人看低,其实他是个相当有能力和作为的皇帝。
李世民共有三个嫡子,承乾被废,李泰被排除,他无可奈何立了李治为太子,但是心里总是不放心。因为此时的李治才14岁,年龄太小,又斯斯文文的,看不出有什么大才干。 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虽说嫡出优先,但凡事无绝对,吴王李恪就是一位很大的劲敌。李恪是李世民与隋炀帝的女儿生的孩子,这个带有前朝帝王血统的儿子要是当了皇帝,或许会为隋炀帝歌颂功德。
最关键的是很多大臣都在灭隋时有功,手里沾着隋朝皇室的血,他们怕被清算,肯定会集体反对立李恪为太子。所以立李恪为太子阻力太大,他不能凉了功臣们的心呀!其实在晚年,他对这件事情很介意,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也骨肉相残。李治文弱、善良,将来他当帝王其他儿子没有性命之忧。但是如果立野心勃勃、手段了得的儿子为太子,那其他儿子的性命可就不好说了。
李治并不懦弱无能,担得起大任。李治所处的时期跟李世民不同。李世民是在唐朝刚开国的时期,此时就是需要一位能征善战、强势狠辣的君主才能稳住朝局。而李治所处的时期,天下已定,此时需要的是一位仁善宽厚的守成之君,李治虽不及哥哥李泰、李恪优秀,但也是担得起一国之君的大任的,如果李治真的不堪重任,就算是冒着骨肉相残的危险,他也会立一位有才能的儿子,毕竟江山社稷是最重要的。
清朝时期,晚年的康熙帝明知废了太子会招致儿子们为了太子之位而骨肉相残,他还是废了不堪大任的太子,最终招致了九龙夺嫡。康熙帝会这么做,我想如果李治不堪大任,李世民也会这么做的。终唐一朝为了争夺皇位的流血厮杀屡见不鲜。那么,为何唐太宗要传位于李治?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没得选择。我们透过历史的迷雾看一下当时的情况: 嫡长子李承乾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压制下心理崩溃了。
尤其是从小担当太子大位,在朝中就是最好的靶子,各方势力拉拢与交锋的对象。这就是放在火上烤,没能坚持下来也正常,后来通过与侯军集等人合作谋反上位,也是破罐子破摔的表现!可惜太子承乾实在不争气,干下一次又一次蠢事,最后因为涉嫌谋反被废。魏王李泰在夺嫡中又表现得太过积极,李世民意识到只有立在整个过程中不争不抢的李治,三兄弟才能共存。于是乎,李治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