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百万富商,捐巨资给清朝舰队,官邸豪华精美就在梅州郊区

2020-08-25 14:23:08 作者: 马来西亚百万

拜亭为官职、地位较低的人参拜潘万昌时向他跪安的地方,在梅州的古建筑中非常罕见,可见皇帝对他的器重,厚爱。

晚姑夫妇为游击队做了大量工作:为做好保密工作,游击队员的大、小便装进尿桶里,由晚姑倒进粪池里;帮游击队员做饭菜并端到楼上;帮游击队员洗、晒衣服;晚姑的丈夫还从池塘里捞鱼虾给游击队员补身体。游击队员则经常从外面带回好东西送给晚姑一家人吃,帮他们打扫房间等。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万昌楼其他四家人轮流帮助游击队放哨,游击队员在万昌楼藏了近半年都没有被外人发现。罗唤(罗松章,南口林径人)、刘子迪(畲江人)、林明华(晚姑之侄,曾任粮所主任)等都是当年万昌楼住的老游击队员,他们和潘豪芳都是离休干部。

万昌楼各家各户,特别晚姑一家人为梅县的解放起了一定的作用。

万昌楼部分资料由万昌公的曾孙潘光荣老师提供,特此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万昌楼的雀替为精美的鎏金穿花木雕,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承托梁、枋的建筑构件。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插角”或“托木”。从材料上分,雀替有木质和石质两种。明清以来,雀替演变成了柱头装饰物,题材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雕法则有圆雕、浮雕、穿雕。

万昌楼始建于1902年,建筑耗时十年。石柱子石门框,木门木窗木栏杆,墙体为客家地区最有名的糯米浆三合土墙,整体建筑相当坚固,历经百年风雨,墙体仍坚固如初。

万昌楼暗藏游击队员

万昌楼与曾雪麟故居背靠同一座山,山上有不少参天大树。上个世纪,万昌楼住有五家人,他们是潘万昌五个儿子的家庭,相处非常融洽。

潘万昌第三儿子的妻子林晚荣的侄子林相金(又名林小平)参加了游击队,活动在梅南、长沙一带。上个世纪40年代初,征得晚姑夫妇同意后,林相金将游击队员藏在万昌楼。开始三五人,后来发展到五十多人。

白天,游击队员在万昌楼二楼休息、学习、开会、练武等。晚上,游击队员不定期到各地进行地下活动。有时,游击队派人到大竹乡中心小学(现扶大曾宪梓中心小学)等地宣传革命思想,培育革命力量。所里村有几个青年(含晚姑的次子潘豪芳等)参加了游击队,为革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