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吴之战:了解时代需求,重视天下大势,才能行稳致远

2020-08-25 20:36:57 作者: 西晋灭吴之战

(2) 统治势力的根基薄弱,乌合之众难当大任

前秦攻晋、符坚之所以失败,与当时统治下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复杂、矛盾纠葛复杂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前勤的国家里,生活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少数民族,这些是符坚和他的祖先通过武力的方式来征服的。

但是强迫于武力之下的人,并不是真心支持前秦,为此,他们对于前秦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小的。因此,在符坚南征的过程当中,这些少数民族经常下绊子,让他的力量不断遭到削弱。

除此以外,符坚在登上王位以后,为了防止自身内部势力对自己统治造成威胁,将大批的氏族势力迁离首都。而又让其他的鲜卑族等搬进来,这就使得前秦对于征服的民族统控制力减弱。

不仅如此,在前秦攻打东晋是符坚所带领的军队当中,也是存在着极大危险的。在当时的前秦军队当中,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通过和其他少数民族和从征服的政权调用过来的。

这些士兵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可以说是非常之差,这就导致了在军事行动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生各部分军队无法配合的情况,严重贻误了战争的时期。和西晋灭吴的时候所带领的军队相比,前秦符坚所带领的号称百万大军,完全可说是乌合之众。

除此以外,先从不同地方调配过来的,不同部族的士兵,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出现斗殴事件。对于前秦攻打东晋的过程当中来说,自己人一直在拖后腿,成为了符坚暴怒但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3)前秦后方起火,消耗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在苻坚率领着军队攻打东晋的时候,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大后方竟然后院起火了。当时镇守洛阳的宗室重臣,为了自己的利益举兵谋反。虽然这一次谋反被符坚的心腹将领迅速平定。

但是,后方政局不稳,这使得符坚被迫奔波于两地之间,稳定住局势。在符坚的率领大军进攻东晋的过程当中,不止一次的叛乱,让他疲于奔命。

在这之后,苻坚手下一位手握重兵的大将,更是直接举兵反叛,迫使符坚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军事力量去前往镇压平叛。公元380年,符坚手底下的大将符洛公开反叛前秦。他纠合了十万军队想要攻下当时的军事重镇,据此割地封王。

针对这一情况,符坚分出了四万精骑兵征讨符洛。最终成功镇压叛乱,以后苻坚认为此时已无后患之忧,便全力攻打冬季,奈何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自身的军事实力已经被消耗殆尽,士兵也不愿继续征战下去,最终导致了这一场作战的失败。

3、 时代潮流的限制,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

西晋灭亡吴国是因为三国以来多年的分裂混乱格局,导致百姓民不聊生。他们渴望和平,而此时,强大政权的出现、统一天下的大势是当时百姓民心所向。

前秦时候各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国家依旧处于分裂动荡的蛤时代里,缺乏和平因素的增长是使得统一战争极难胜利的原因。

这也就导致了即便是战争之前面临着相同形式的两个朝代、两场军事行动,但是却因为不同的时代大势,最终引向了不同的结果。

结语:

西晋灭吴和前秦攻晋都是一次统一天下的军事行动,是两场形式相同的军事战争。但是前秦攻晋却因为统治者为根据时代的需求做出正确的决策,导致了失败,而西晋却能够正确分析局势和时代的要求成功的一统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政权。

这足以说明在任何政权的发展过程中,了解时代需求,重视天下大势,才能行稳致远。

参考书籍:

《晋书》

《三国志》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