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靖康之耻是岳飞一人之耻,土木堡之变是于谦一人之变

2020-08-27 20:31:27 作者: 为什么说靖康

一个国家的灾难首先从上层开始,而上层就看知识分子,很明显这些占据北宋朝堂的知识分子已无羞耻之心,卖国割地也能站在道德高地,而这一切都源于司马无偿送地予以夏。

金人把宋朝当作ATM自动提款机,而且宋朝这ATM也异常有特色,啥都可以供给金人,皇后、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基本金人脑袋里能想出来的,怂宋这帮泥腿子都屁颠屁颠的跑去搜刮供给,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公元1127年3月20日,北宋宣告灭亡,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

4月20日,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

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

这里面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汉奸秦桧,只是金人也是狡猾,随行路上,不服管教有骨气的人全部杀掉,只留下一群没卵子的和女人。《宋俘记》载:临行前俘虏的总数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国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妇女一千九百余人。

反观明朝,土木堡之变虽是王振挑拨而起,但至少是求战,不是求降。英宗被俘后,朝廷那边则迅速确定了新君及太子。

先是当朝打死了王振的亲信马顺,于谦又喝住了南逃派的徐珵,稳住新皇帝的心,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明朝。

他灵活部署各地军队进京勤王,重用逃回来的武将石亨,加紧加固城墙,操练军队。

也先先是挟英宗在边关游荡,希望靠着英宗的身份拿下宣府大同,但朝里早已立新君,也先碰了一鼻子灰。

也先无可奈何又忍无可忍之后,带着明英宗来到北京,希望与明朝谈判,明朝这边却无意和谈,只派了几个低阶的官员去瓦剌军营,自然是谈不出什么来的。

也先失去耐心,决定直接攻打北京。令也先想不到的是明军没有龟缩在城内,而是全军列阵九门之外严阵以待迎敌。

于谦亲登城门指挥,下令: 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

也先外交失利,攻城不下,只好后撤,于谦又调各将领追击,追到居庸关才回来。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十三日,也先进攻德胜门。石亨,范广等将领在民间的土房内埋伏,二人大败敌军。

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战死。也先转而攻打西直门,又大败十四日,战于章仪门,居民投石相助,再次大胜!

此时,围攻居庸关的瓦剌军与守军大战七天七夜,还是大败!

深入中原王朝的腹地,各地勤王的军队也已经快到达京城,于是,也先在十五日夜,拔营而走,明军以炮火追击,杀敌万人,也先向回良乡逃去。

十七日出紫荆关,明军直追,败敌于固安、霸州,擒阿归等18人。此时,京师保卫战基本结束。

明朝在先损失200000人的情况下依然率领二线部队扭转战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最后于谦虽然被诛杀,但民族气节还在,但是钟师道身亡,整个民族屈辱百年。

两相对比宋朝面对兵临城下的金军,内部主和派,投降派占据上风,卖国割地,搜刮百姓无所不做,从上至下竟无一男子可用。

开封百姓惨遭杀戮,北方大地山河破碎。无数女子惨遭羞辱,半壁江山沦丧敌国,这一对父子还能苟且偷生,实属不易。

最后沦落敌囚的赵构回来做了南宋皇帝,秦桧做了宰相,积极抗金的岳飞以靖康之耻为恨,但是他没想到就他一个人在恨,别人照样声色犬马。

至此北宋末至南宋初,靖康之耻只是岳飞一个人的耻,与这两君臣一点关系都没。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群龙无首,明朝内部有识之士迅速稳定内部,把握住朝政,立新君、断也先威胁之路。

然后调部队进京勤王、从政治到经济上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内部运转畅通,未给也先一点可趁之机。

明朝经此一战,虽有损伤,但坚守北京,决意一战,把战线控制在沿边、京城一带,保住了北方大部分的国土和百姓。

于谦也因此遭英宗记恨而死,估计他至死都没发现,土木堡之便就改变了他于谦一人的命运,别人都照旧。

以此来看,哪个更耻辱就很明显了。

如今仔细看来,无论是宋朝还是明朝,亡国必先亡的是利益阶级,因为他们就是一根藤蔓,选择谁附身都一样。

看看千年不倒的孔府你就懂了,都是利益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