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的人们,有天下为公的理念和品格。比如尧帝唐放勋,是五千年公认的圣君。自己的王位是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但他却并不以天下为私产。在年老时,将王位禅让给了我的山东老乡舜帝姚重华。
舜帝曾在济南千佛山下躬耕陇亩,至今济南舜井街还有他当年用过的水井。30年前,本人曾手把护栏,探身往井里察看,潆然有水,似乎还照的出人影。只是当时没法子掬一口上来,尝尝舜爷家的井水甜不甜?
济南舜井街
嬴伯益佐助大禹治水,功劳卓著,而且那时的黄河下游和入海口,选在了徐国土地上,即鲁南苏北地区。后来,黄河数次改道。在故道这地方,古黄河留下来的黄土泥沙,使这里盛产花生。
舜帝禅让给大禹。禹王也不错,起初欲禅让皋陶,皋陶早亡;又想禅让给伯益,伯益辞而不受。最后大禹之子启,在群僚中积累了人缘,子承父业,建立夏朝。从此,中华上邦原本的“天下为公”,变成了“父传子、家天下”。夏启六年(前2170年),启王封伯益的次子若木于徐地(鲁南郯城一带),徐国初创。
徐国礼器
徐国风风雨雨,起起落落,1600多年,历经夏商周三代。曾是西周初期东夷诸部中,最强的方国和领袖。后来的春秋五霸,公子小白等,比徐国的驹偃二圣可晚多了。但到了齐桓公姜小白、吴王阖闾出世,徐国已经国力弱小,民心松散,夹在大国之间,小心翼翼生存。
周敬王八年夏(前512年),吴国派来使臣,责令徐国和钟吾国,交出逃亡在此的吴国公子掩余和烛庸。
掩余、烛庸,何许人也?
掩余、烛庸是前吴王寿梦的孙子,夷昧之子,现吴王僚的两个弟弟。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夷眛、季札。这哥四个都不含糊,各有所长。
因为喜欢小儿子,寿梦欲传其位,但季札不受。寿梦不甘,便在去世前,遗嘱四个儿子轮流坐庄,兄终弟及,直至季札。这样王位最后还能落到季札一脉,慈父寿梦想的是挺好啊!
季子美德庙
这样传了三次,到了季札。季札仍辞决,并找好友徐国国君叙旧去了。因为季札这个人,喜欢学问和交友,没有当君王的瘾。
在徐国时,季札看出徐君喜欢自己的佩剑,但后面还要出使,佩剑是个礼仪。季札就说完成使命后,便赠剑于他。但等到出使回来,徐君病故,季札到徐冢吊唁,临走时把佩剑挂在冢前的树上。现在这地方仍叫“季子挂剑台”,就在江苏徐州的云龙山上。可见,季札是何等诚心仁义的一位老兄啊!
徐国人非常感念季札的行为,以歌颂之:“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诗人杜甫《哭李尚书》中也写到:“欲留挂徐剑,犹回忆戴船。”宋诗人黄庭坚《李濠州挽词》也有两句:“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由此可见,“季子挂剑”对后世道德文化的影响。
季子挂剑台
按照王位轮值的规矩,老三去世后,若老四不受,应再转回来,给老大的儿子,即诸樊之子光(就是阖闾)。但一来轮值这事其实没有说清楚,二是夷眛和儿子僚有私心,说只轮流一代,自此恢复嫡长子继承制。于是王僚继位做了吴王,这可要出麻烦!
公子光很嫉恨:小子也太不守规矩了!学过公司章程吗?
简段节说,经过一番尔虞我诈,在楚国亡命者伍子胥帮助下,阖闾派专诸刺杀了王僚。这就是《史记?刺客列传》中四大刺客之一的“专诸刺王僚”。
专诸刺王僚
王僚吹了,阖闾继位,此时王僚的弟弟掩余、烛庸任职在外,阖闾也不放过他们。于是,掩余逃到徐国,烛庸逃到钟吾国。
前512年,吴王阖闾让徐国、钟吾国交出掩余和烛庸,否则“光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但两国仰仗和强楚关系不错,不听摆。尤其徐君,历来有仁人之心。而且跟掩余有交情,岂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除了对吴使说“No”,还与钟吾国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
楚昭王十分高兴,派人隆重迎接二公子,让他们在养地居住(今河南沈丘)。接着,又命大臣莠尹然、沈尹戍重修养城。还把养城东北的城父、东南的胡田两块地方,赏给二公子,想利用他们制衡吴国。
这正好给了吴国出兵的口实。同年冬,阖闾派儿子夫差为帅,孙武为军师,伍子胥为主将,兴师北渡淮河伐徐,引泗河之水淹徐城。徐国不敌,国君章禹迫不得已,披头散发,自己捆缚,到吴子夫差面前请罪,希望保留社稷。夫差不允!——父亲狠毒,儿也不仁!章禹无奈,带王族偷偷逃奔楚国。徐国自此失去国号。
徐国
自公元前2170年(夏启六年)若木封徐,到前512年(周敬王八年)章禹亡楚,徐国经历了夏、商、周三朝,共44代君主,国祚1658年。
笔者评语:徐国袒护二公子,乃是义举。不能有肉吃是朋友,友有难就躲避。人伦本应如此!况王僚虽有错,光以黑手兄弟相残,夺取王位,还要赶尽杀绝,是不义也。而徐君,为朋友虽自危而不惜,真可谓“国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国而取义者也”。此时,孔子还在曲阜办识字班,孟子出生还要等二百年,是什么让徐国有如此仁义之举呢?其实,“义”并非孔孟首创,而是中华自古之优良传统。然观今人,见利忘义,与之谈,还被嘲笑脑筋有问题。——谁有问题?今人尚不如古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