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典故发生在长平之战。
在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国军队除了战死5万,被俘队伍中二百余年纪幼小之人被放回外,剩下的40万降卒都被坑杀。
此处坑杀,并非是“活埋”。而是秦军以黑巾蒙面,先杀再埋的。由此可推断:
秦军杀赵国降卒,应该是分批为之。如此众多数量,先控制住,然后再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比较稳妥,否则容易引起赵军集体哗变。
另外,这种事在赵兵饥饿,无力反抗时,难度要低一些。
不排除秦军故意不给降卒吃饱的可能。但秦军也是远在国外,自身的粮食供应也“捉襟见肘”不那么充裕,自然也拿不出多余的粮食来供养他们。
因此“杀降”的第一种可能是“缺粮”
关于战国时期如何处理所俘虏的敌方军士,没有详尽的史料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并没有“思想工作,争取反正”这一说。因此,除非赵军主动投降,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放,要么杀。
而且当时的战国中,赵国是唯一能和秦国对抗的“超级大国”。作为这样国家中的军士,其心理状态自有其骄傲,并不会唯唯诺诺以对秦军。还有一点很重要,赵国是七国中,唯一农耕、游牧文化并存的国家,而且国民深受胡族文化的影响。而胡族那种彪悍的气质,至少是存在于部分赵军将士身上的。
这就造成了被俘赵军不甘为囚,有反抗意图的状况或可能。
放了吧,等于是“纵虎归山”,这仗不是白打了吗?坚决放不得。
第二种原因是“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之后项羽把“杀降”又重演了一次,将“巨鹿之战”俘虏的二十万秦军坑杀。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秦军有哗变的危险,这也可作为以上推断的支持。
最后一种原因就是“杀降立威”
在和各国的交战中,秦军也并非是绝对碾压的优势,打的一样很艰苦。在长平,包括之后的邯郸,损失惨重,死伤三十万。
而灭杀敌国的士卒,可以从心理上震慑对方,造成他们的恐秦心理。也告诉敌方:“和秦国作对,只有死路一条”。促使他们放弃抵抗的心思,这样做至少可以减少秦军攻城时的阻力。
此事和范睢、昭襄王有没有关系呢?
目前没有证据证实和范睢有什么关系。范睢本是魏国人,他跑到秦国是求富贵,并不是造杀孽去的,和赵国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至于为了搞阴谋害白起,策划出坑几十万人这么大动静,范睢不存在谋划此事的动机。
但此事必须和秦昭襄王有关系。
坑个数百、几千,这种小规模白起自己可以做决定。但是这么巨大的数量,即使“杀人如草芥”的白起,心里也需要掂量一下,这事必须向上请示。
到了昭襄王这里,作为国家大计的决定人,他也会思考衡量:放是不可能的,好不容易拿住赵国主力,放回去拿上武器又和我大秦为敌。关起来养着,空耗国家粮食。不能放,又养不起,那干脆斩草除根吧!
因此,“坑卒四十万”应是秦国在权衡利弊后作出的“国家意志”,作为一国之君只有昭襄王有这份权力和魄力。而白起是具体实施者,为这事,还背上了“人屠”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