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5次北伐,屡战屡败

2020-08-28 18:27:35 作者: 缺少天时、地

诸葛亮驻守城固、赤坂,按兵不动,恰逢大雨连绵三十多日,魏军只能撤退。次年,诸葛亮与魏国将军司马懿正面交锋,司马懿出师不利便先退兵,之后两人又在汉阳相遇,司马懿派轻骑做饵,诸葛亮退兵到了祁山。而诸葛亮又一次苦等粮草未果,只能再次退回。

孙权

诸葛亮并没有因为这几次的失败就放弃,在建兴十二年的时候,经过了长达三年的准备——鼓励农耕,让百姓们专心制作用来运输粮草的木牛流马,日夜训练士兵等等。再次率领大军出斜谷道,同时派人去了东吴,劝说孙权可以配合蜀国对魏发起进攻。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并扎营,魏军守城不出,再次打起了拖延战。

但是诸葛亮却事先已有筹谋,明白之前的几次失败都是因为粮草不济,所以开始屯田生产粮食。孙权也决定响应蜀军的进攻,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攻魏国,但是被曹叡率领的魏国军队打败,退回东吴。诸葛亮这边,司马懿率领着魏军对蜀军的挑衅充耳不闻,就是不应战。原本诸葛亮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但奈何因为操劳过度而病重,最终逝世。

诸葛亮北伐战争的失败原因——没有天时、地利、人和

明明诸葛亮在之前的战事都无往不利,可为什么到了北伐的时候却屡战屡败?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就会发现,当时的蜀国无论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都没有优势。

诸葛亮发起北伐的时机不对,这时的蜀国人才凋零,像是关羽、张飞、刘备等蜀汉的重要支柱相继去世,唯有诸葛亮一人扛起重担。反观,魏国有可以与诸葛亮在军事上一争高下的司马懿,武功高强的名将曹真坐镇;东吴则是有一方霸主孙权的带领,还有诸葛瑾的谋算。青黄不接的蜀国,获胜的几率自然小了很多。

诸葛亮雕像

再来就是地理环境的问题,蜀国建立在益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盆地,周围环绕着高山,中间则是一马平川的高原,易守难攻。这样的地形敌军不好攻进来,但蜀军同时也不好出去。因为失去了荆州,蜀国运输粮草的路线被拉长,道路崎岖不好行走,诸葛亮为此发明了木牛流马,却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粮草供应不上,直接导致了北伐的两次失败。

最关键的是蜀国的内部问题并没有解决。益州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的,实则暗潮汹涌。蜀国分为三大势力:一直追随刘备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系;进川的路途中,投奔刘备的东洲军;最后是益州本地的势力。

关羽

三大势力本身就有着不小的矛盾,谁也不服谁。因为东洲军是在奔波途中加入刘备阵营的,原本也是迫于当时形势才投奔了刘备,所以产生了许多矛盾。还好有刘备这位善于交际的明主从中周旋,主动拉拢东洲党派之人。但现在刘备去世了,诸葛亮虽然才智过人,可对于调节双方矛盾这一点实在是捉襟见肘。

尤其是诸葛亮与东洲派的李严向来不对付,那两次粮草不济的原因皆是因为他故意怠慢。益州势力则一向排外,非常排斥被别人控制,和其他两派的关系虽然表现的不冷不热,但意见相悖时就会好一阵的冷嘲热讽,而诸葛亮吸取了前人"以宽治蜀"的教训,实行 "以严治蜀",由于严刑峻法,刻薄了百姓,导致矛盾逐渐加重。

李严

刘禅也没有刘备一统天下的野心,他是随遇而安的性格,所以他在诸葛亮三次北伐失败之后,就打消了北伐的念头,并没有一如既往的向诸葛亮提供任何支持。

不合适的时机,地理位置的限制,蜀国内部的纷争,哪怕诸葛亮鞠躬尽瘁,将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北伐一事上,也是无事于补,最终遗憾病逝。而诸葛亮的逝世,更是对蜀汉的沉重打击,刘禅根本就无力抵抗魏国的侵犯,很快蜀汉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