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不好看,是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儿,民间有很多关于他面容的议论流言,但因添了不少假想臆测,所以也难以做准。不过他这个人蛮有意思,虽然自己长得不如人意,但对别人的相貌却是要求颇高。
江山稳固后,朱元璋首次开科选栋梁,第一名的郭翀实在辣眼睛,就在老朱忍无可忍的时候,一个玉树临风的帅哥猝不及防地撞入了他的眼中,由此把状元给顶替了。这个被幸运选中的人就是吴伯宗,而郭翀则成了榜眼。
吴伯宗从小就聪明伶俐,读书写字是一把好手,10岁便博古通今。不过这也没什么稀奇的,但凡有点名声的古人好像都是打小就与众不同,不到成年就把一些经史典籍看了个遍。按照吴伯宗这个头脑,其实将状元囊括于怀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很不幸,他没考好。进京后,在会试中只拿了个二十四名。他的转机发生在殿试中。考完后,考官将一堆卷子先检阅了一遍,分出个高低优劣后呈递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看到打头的是一个叫郭翀的人,无论文才还是这字迹都是上上之作,于是便把人叫过来问话。只是没想到郭翀一露面,朱元璋先骇了一跳,因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哪儿哪儿都不协调。如果是这个形象,日后有外使来朝,有损大明朝的威名,于是第一名便暂时给搁置了。
考官把所有考生都给叫出来,一字排开在朱元璋面前,其中有个考生在一众人中佼佼不群,身姿尤为挺拔。朱元璋将其挑出来。一问他的名字更是心花怒放,因为他叫吴伯宗,这个名字取得好哇,“伯”和“宗”都蕴含着第一的意思,这么上下一合计,状元可不就非他不可么。就这样,吴伯宗以一张帅气的脸将状元拿到了手。
但其后,朱元璋可是为这个状元操碎了心。吴伯宗看似温文儒雅,但性格刚直的很,对一些当朝权贵,例如胡惟庸,就不愿附炎趋势。而胡惟庸看他深得皇帝喜爱,一直想拉拢他,几次都被他给驳了面子。胡惟庸气得发昏,一怒之下将人给贬到京城外了。
到了地方,吴伯宗仍然不甘心,继续向皇帝上书,历数胡惟庸各种罪责。后来胡惟庸因牵连到一桩大案中被处死后,吴伯宗才被朱元璋给召了回来。
皇帝给这位昔日的状元郎安排了几个职务,没想到心气高的吴伯宗给拒绝了,朱元璋思索再三将职位又给拔高了一截儿,吴伯宗还是拒绝,这下把朱元璋给惹恼了,索性直接下放到大西北去了。
吴伯宗前脚走,朱元璋后脚便后悔了。没过多久便将其调回,受了教训的吴伯宗不做妖了,安安分分地在翰林院当值。只是这消停日子没过多久,便牵涉进被胞弟的案子,刚升的职又给降了。他愤懑之下怼了朱元璋的问话。被皇帝气得贬去千里之遥的云南,中途一病而逝。